记者这才注意到,不远处有座交警岗亭,岗亭的门窗都紧闭着,顶上放着一个空调外挂机。胡兵权打开岗亭的门,里面传出的凉气让记者着实感觉舒服了许多。
这种“福利”,是胡兵权他们今年开始享受的。今年4月,武汉市公安交管局在长江大桥两个桥头分别设了交警岗亭,并在今年6月中旬装上两台空调,让冒着高温执勤的交警们可以享受片刻清凉。
随后,记者前往汉阳至武昌龟山的大桥交警岗亭。记者远远地看到,经过太阳长时间“烧烤”的路面,冒着热气,一名交警正站在路中央指挥交通。
这位交警是武汉市公安交管局大桥大队二中队中队长张建勇。“小心点,注意看着车。”见记者要到马路中央,张建勇一边喊,一边打手势示意车辆减速慢行。
“现在又不是车流高峰,为啥站到大太阳下疏导?”记者问。
“汉阳这边桥头有很大不同,从引桥下来要变道,四股道汇合成两股,稍不注意就会出个小事故。大桥车流量大,一辆车停5分钟,路就会堵。”张建勇说,这里基本没有交通高低峰之分。
与张建勇一起站了会,记者明显感觉脚底板发热。“我们上班一般都备两双鞋、两双袜子,还有内衣外衣。执完勤回去都要换,不然皮肤会发炎。”张建勇说。
为保证高温执勤安全,武汉公安交管局大桥大队实行“夏令时”,增加民警换班频率,换班由3小时一次变成两小时一次。
说起自己的“降温”秘笈,张建勇说就是多喝水,“一天喝十几瓶水很正常”,不喝扛不住。
“省市领导都很重视,为我们5.7公里的辖区配备了30多个监控摄像头、40多台警用摩托车,借助科技力量,执勤现在变得相对容易,能实现快速反应,保障大桥时时畅通。”张建勇说。南昌交警每天工作五六小时每小时做1140个手势 额下小弯月胸前倒三角成标志
36℃、37℃,局部最高气温可达38℃……连日来,“火炉”江西南昌“高烧”不退,气象部门连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正当人们或躲进室内吹空调,或跳进游泳池一搏清凉时,南昌交警每天却顶着烈日,坚守一线,全力维护高温下的交通秩序。
7月30日15时,《法制日报》记者来到南昌市八一广场电信大楼岗亭。只见挂在岗亭外侧的温度计显示温度已达48℃,“半个小时前还一度爆表达到50℃以上。”该岗亭岗长杨建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岗亭有1名岗长和3名民警,还有23名协警。从早上7时一直到22时,分成三班倒,每人每天连续工作达五六个小时,基本上没有休假。
“站岗时,交警嘴不停、手不停、身体转不停,每小时大约要做1140个手势。”屈勇告诉记者,由于指挥时手臂必须绷紧、笔直,所以每天晚上回家睡觉时只能侧卧,通过身体弯曲来缓解白天的疲劳。
15时50分左右,一辆无牌照三轮摩托车从机动车车道驶过,杨建立刻上前将其拦下。经询问,这是一辆送快递的三轮车,但车主拿不出任何手续,口里却一再辩解“很多快递用的都是这种车”。
“首先,这辆车属于机动车,你无牌无证驾驶,就违法了;其次,车速开到40码以上,属于超速;另外你连头盔都没戴……”声音沙哑的杨建一遍又一遍地跟车主解释。
几分钟后,马路对面的一名中年妇女跨越栏杆,直接穿越机动车车道。眼疾手快的杨建马上迎上前去,将其安全带离马路中央。由于这名妇女不愿接受10元的罚款,杨建将其“请进”岗亭附近的交通安全宣教室,让她观看半小时交通安全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