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界动态

复旦投毒案昨开庭 杀人动机成庭审争辩焦点

复旦投毒案昨开庭 杀人动机成庭审争辩焦点

2013-11-28 15:01:49

来源:北京青年报

  第二天下午,王欢和黄洋的师兄孙希才一起到421寝室看望黄洋,发现黄洋还在公共盥洗室里呕吐,面部水肿。大家担心黄洋的情况不好,带他去中山医院超声科进行全腹部检查,检查的正是林森浩,检查结果是各脏器并没发现异常。

  在急诊科,黄洋进行了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查,发现他血小板低,肝功能损伤。当晚,黄洋留在急诊留观室治疗,血小板一直在下降。孙希才看病情严重,电话通知了黄洋远在四川的家人。

  4月3日下午,黄洋被转到ICU,但病因仍不确定。医学院的同学们都感觉不像是普通的食物中毒,孙希才提议进行毒物分析。王欢等同学在警方的笔录中称,医生提供无菌容器和委托书,和同学们分头搜集黄洋的尿样、血样、水样,由同学联系专业的毒化检验中心检验,但并未监测出结果。

  黄洋的父亲黄国强在晚上8点多赶到上海,去ICU看了看黄洋,然后到黄洋所在的宿舍住下,见到了林森浩。黄国强对林森浩说,黄洋的病情很不好。

  4月5日下午,付令元和盛磊、林森浩约好去看黄洋,大家隔着ICU的玻璃和黄洋用对讲机做交流,只有林森浩没有和黄洋通话。付令元在警方笔录中说,林森浩后来说,黄洋血小板低,可能是医生用药不当造成的。

  到了4月6日,黄洋开始鼻出血,意识模糊,痛苦地挣扎,医护人员用束缚带把黄洋四肢绑在床上。王欢后来对警方回忆说,黄洋昏迷,全身插满导管,有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导尿管等。到4月16日去世前,黄洋全身浮肿、大片皮下出血淤斑,很难认出原来的模样。

  直到4月7日,医生还和医学院的同学们商量,搜集黄洋的日常用品监测,但仍没有结果。

  直到4月8日晚上10点多钟,和黄洋同宿舍的葛俊琦给孙希才打了个电话,提示他注意N-二甲基亚硝胺这一物质。这时,林森浩刚好走进宿舍。葛俊琦不方便多说,用短信把物质名称给孙希才发过去。葛俊琦后来做警方的笔录时说起这段经历。他此时的怀疑目标,已经直接指向林森浩。

  毒物注入宿舍饮水机

  葛俊琦4月1日才回到宿舍住。他在给警方的证言中说,黄洋住院后,林森浩明显睡得晚了,在网上泡着打游戏的时间也长了。

  看过黄洋的病历后,葛俊琦发现,黄洋有肝衰竭的症状,感觉像是中毒。不久后,他突然想到,林森浩曾做过和肝损伤有关的实验。

  4月8日晚上10点多钟,葛俊琦在数据库中查询林森浩发表过的论文,发现林森浩曾使用N-二甲基亚硝胺,制造肝脏纤维化的病态大鼠。他随即把这个信息告诉了师兄孙希才。

  转天,孙希才联系到检测中心,提出检测N-二甲基亚硝胺。工作人员希望他们提供同样的物质做比对。王欢在证言中说,当天打听到上海一家卖化学用品的公司有N-二甲基亚硝胺,匆忙赶去买了1克,付完钱就拿着物质去送检。检测结果证实,黄洋喝过的水样中存在N-二甲基亚硝胺。王欢随后将情况反映给学校的老师。

  4月11日,复旦大学保卫处向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报案,根据葛俊琦的证言,警方很快锁定林森浩。在庭审中,公诉方指出,面对警方4月11日的两次询问,林森浩并没有供述自己投毒的行为。

  根据庭审时检方提供的证据,警方通过林森浩电脑里的上网记录发现,4月1日黄洋发病当晚,林森浩就在以“二甲基亚硝胺”、“味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并查看了该毒物致死的两个相关案例,案例中被害人都是服下2克左右毒物就死亡了。到4月7日,林森浩搜索二甲基亚硝胺的相关网页有48个。随着案情进展,搜索关键词也变成了该物质的“检测方法”、“法医鉴定”等等。

  警方确定林森浩存在重大嫌疑。4月12日,警方立案侦查,再次传唤了林森浩。公诉方称,林森浩承认了自己的投毒行为,但称自己投放的是N-二甲基亚硝胺和福尔马林的混合液,大约30ml。在随后的询问中,林森浩又承认,自己投放的是N-二甲基亚硝胺原液,总量约50ml。林森浩在法庭上也承认,自己第一次并没有完全如实供述,主要在量上有所隐瞒。

  • 相关阅读
  • 复旦投毒案被告:朱令案至今没破案给我直接刺激

      27日,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于今天(11月27日)9时30分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C101法庭公开开庭审理,被告林森浩被指控涉嫌故意杀人。嫌疑人林某在法庭上透露,他就是想趁“愚人节”整黄...

    时间:11-27
  • 复旦专家:雾霾6天使鲜肺变黑且不可逆转报道不实

    宋伟民提到,以前一直在进行关于PM2.5对人肺功能的影响,但是,这个研究目的不在于此,得不出相关结论。据悉,宋伟民研究团队所做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PM2.5 暴露对照组与预防组和治疗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别。...

    时间:11-20
  • 复旦向“学术对手”颁金琮奖 为不同观点碰撞叫好

    “金琮奖”颁发始于2010年,奖励在中国人类学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及为推动学科发展做出巨大成就的中国人类学者。...

    时间:11-18
  • 复旦大学研发神奇涂层材料 不用洗可“自清洁”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的周树学教授团队就研发了一种“自清洁”,并在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闪亮登场。...

    时间:11-13
  • 复旦将用基因手段探求孔子是否真实历史人物

      多年来,曹操的身世之谜一直困扰着史学界。近日,复旦大学历史系和现代人类学实验室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遗传基因技术,对曹操的身世确定了三点:曹操之父与曹参无关、排除了夏侯氏“抱养说”、南京...

    时间:11-13
  • 复旦大学称发现曹操家族DNA

      11日,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了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专家表示,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的双重验证,认为曹操家族DNA的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为O2*-M268。  该课题组由复旦大学历...

    时间:11-12
  • 复旦将研究孔子和尧舜禹是否为真实人物

      复旦宣布确定曹操家族DNA  至少破解三历史谜团  昨天,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首次100%确定曹操家族DNA,证实曹操并非汉相曹参后代,同时推翻了曹操为夏侯氏抱养...

    时间:11-12
  • 复旦大学发现曹操家族DNA 确定真实的曹操后代

     11日,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了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专家表示,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的双重验证,认为曹操家族DNA的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为O2*-M268。  该课题组由复旦大学历史...

    时间:11-12
  • 复旦大学最新研究敲警钟 雾霾致国民健康亮红灯

    秋冬来临,雾霾持续肆虐给国人健康带来严重隐患,近日,内地首个防治PM2.5伤害研究项目成果在广州公布。...

    时间:10-25
  • 世界最快的“灯光上网”Lifi在复旦大学实验成功

      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10月17日,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传出好消息,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国际前沿通讯技术Lifi在实验室成功实现。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的LED灯珠,灯光...

    时间:10-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