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商洛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报道

我市开展“四项活动”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群众期盼

2014-06-12 09:00:18

来源:

  农村一些地方“贫困帽子”压得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重重、有些行政部门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特别突出、一些机关干部的“衙门”作风让群众办事看尽“脸色”、个别基层党组织软弱无力“形同虚设”……

  这一件件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就像“晴雨表”一样,摆在了商洛决策者们的桌面上。

  我市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围绕这些热点诉求和群众期盼,在全市开展了“双包双促”“广场问政”“四级服务平台建设”和“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四项活动,扑下身子解民难,做出样子化民怨,树起为民务实新风。

  “双包双促”帮民富

  虽然我市曾在全国创出小额信贷扶贫、整村推进扶贫、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两项制度衔接三大扶贫开发的经验,但目前仍有64万贫困人口在贫困线上“挣扎”。尽快甩掉“贫困帽子”,过上致富奔小康日子,是贫困群众的普遍心声。

  市委、市政府把“双包双促”扶贫攻坚大行动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力抓手,实行部门包村、干部包户,促村域经济发展、贫困户脱贫,促干部作风转变、为民办实事。

  4月的秦岭深山乍暖还寒,一批批机关干部带着政策、信息、技术、资金等进贫困村、访贫困户。市水务局领导和干部在多次调查走访他们所包扶的柞水县小岭镇李砭村后,初步确定为该村争取资金400万元,解决406户1610人饮水困难,建设灌溉渠600米,增加灌溉面积200亩,硬化3个居民点近400米街道。市工商局为包扶村购买的柴胡种子已发到54户贫困户手中……

  记者从市扶贫局了解到,从3月份“双包双促”扶贫攻坚大行动以来,全市已成立驻村工作队964个,发放包村、包户《工作手册》3.7万册,填写悬挂包户扶贫明白卡7万多张,累计投入资金2360万元,启动实施帮扶项目357个,为贫困户办好事实事1万多件。

  “广场问政”化民怨

  一些机关部门长期存在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办事不公开、不透明,随意侵占群众利益,乱罚款、乱收费等问题,基层群众怨气很大。

  我市把“广场问政”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载体,零距离发问,面对面承诺,倾听群众那些“冒着热气”“沾着土腥”的知心话,让部门“一把手”亮出身份让群众监督,做出样子让群众评议。

  去年12月以来,商南县以改进作风、优化服务为主题,先后开展了6场“广场问政”活动,让25名部局领导在广场直面群众质询,观看暗访视频,公开履职承诺,现场接受测评。之后,柞水的“为民大巴走基层”、镇安的“机关问政”、商州的“主题问政”、洛南的“向群众汇报”、丹凤的“片区集中问政”、山阳县的“电视问政”等活动相继展开。

  3月26日,在柞水县营盘镇“广场问政”中,群众现场提出涉及环境卫生、河道治理、子女上学等37个问题,现场交办解决问题16件。4月8日,县长吴怀玉带领10个部门负责人再次来到营盘镇现场解决问题,村民行路、吃水不便、污水池渗漏等遗留问题已全部解决。

  “广场问政”拆除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隔离墙”,领导做“考生”,群众当“考官”,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干部作风在不经意间得到了转变。

  “四级便民服务平台”解民忧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部门和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办事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我市把“四级便民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市、县(区)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实行一厅式办公、集中办理;在镇(办)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在村和社区建立便民服务室,为群众提供咨询、代理服务。

  山阳县以民情民意直通、惠民政策直通、群众办事直通、干群联系直通、矛盾调处直通、纠风监督直通“为民服务直通车”为载体,建立县、镇、村三级直通网络,推行群众办事引导员制度和一单式告知制度,做到服务内容、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热线电话“六公开”。

  洛南县109个县直部门和单位推行了“便民服务流程制度”,25个重点服务部门和窗口单位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19个镇建立了综治维稳、便民服务和财政服务“三个大厅”,381个村(社区)建立了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综治维稳“三个中心”,把为民服务送到了千家万户。

  “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贴民心

  回应群众反映的一些基层党组织“形同虚设”、基层班子及成员发展和服务意识不强、基层党建活动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贴得不紧等问题,我市集中开展后进村和后进社区党组织整顿活动。

  自3月份活动开展以来,针对全市172个后进村、13个后进社区存在的班子软弱涣散问题,全市确定了428名领导干部包抓联系整顿工作。同时,派驻工作组127个,下派第一书记111名、党建指导员50名、经济发展指导员67名,确定结对帮扶部门221个,实现了领导联系包抓、部门结对帮扶全覆盖。

  地处丹凤大山深处最偏僻的花瓶镇粉源村,村班子几乎瘫痪,加上连年山洪灾害,村组道路和人饮工程损毁严重,群众意见很大。镇党委副书记孙志军今年被下派为“第一书记”后,先后20多次爬坡翻梁上门走访群众,目前正在筹划万株树型金银花基地建设和粉房组、瓦房组6.5公里低压改造、移动基站建设等事项。

  如今在我市,像孙志军这样的一批“第一书记”正活跃在后进村整顿一线,他们围绕群众期盼,扑下身子现场解决后进村的“老大难”问题,与群众一起共同谋划着农村发展大计。(商洛日报 李思杰 张志宏 方由朝)

  • 相关阅读
  • 认真履行职责 发挥监督作用

    ——市委常委班子教育实践活动党员代表监督小组成员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答记者问   为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加强对市委常委会班子教育实践活动的监督,市委成立了市委常委会班子教育实践活动党员...

    时间:06-12
  • 镇安县级领导“七带头”转作风

      商洛日报讯 (显根 风军 侯亮)今年以来,镇安县从县级领导做起,坚持“七个带头”,不断转变作风树新风。   县级领导带头转变学风文风、带头执行“2312”会议制度、带头执行廉政灶就餐券制...

    时间:06-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