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大力营造公平透明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搭建各类要素交易平台,使各类企业平等享受公共资源、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大力营造公正有序的法制环境,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制止吃拿卡要等现象。大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重视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大力营造重商亲商的社会环境,珍爱企业、关爱企业家,宣传典型、鼓励创业致富,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成长。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改善民生,将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今年全市财政安排民生支出52亿元。
一是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工程。按照避灾移民搬迁、产业支撑和小城镇建设“三位一体”的要求,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加快推进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和多层移民楼建设,引导搬迁对象下山入川进城,今年完成新建移民集中安置点200个,搬迁安置2.1万户7.8万人。
二是继续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新建保障性住房15737套,其中廉租房2500套、公租房3000套、经适房500套、限价房5000套,发放租赁补贴2500户,城市棚户区改造2000套、林业棚户区改造237户,同时完成镇办公益人员4300套保障住房建设任务。进一步强化用地和资金保障,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启动建设住房保障信息系统,面向社会公开房源和保障对象,完善分配、管理和退出制度,真正把老百姓热切期盼的住房问题解决好。
三是努力保持就业形势稳定。认真落实扩大就业的各项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促进就业的作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今年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0人。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转移农村劳动力58.3万人,组织劳务输出51万人次,创收35亿元。
四是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坚决落实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22%的要求,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城乡公办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80所,新建城镇和农村公办幼儿园30所,市幼儿园扩建完成主体工程。加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支持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加大教育强县创建力度,力争实现教育强县零突破。进一步实施好蛋奶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助学政策,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
五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推动养老、医疗保险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群全覆盖,解决好集体企业职工养老遗留问题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落实好环卫工人和出租车司机参加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实施10个区域敬老院扩建项目,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5%左右。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最低限定标准由每人每年3200元提高到3800元,其中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4000元,对机构供养“三无”人员生活费从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800元,分散供养“三无”人员每人每月发给500元生活费。认真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和残疾人、高龄老人、孤儿补贴等政策,切实维护好各类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
六是不断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加快市中心医院建设步伐,抓好县区公立医院和4个中心卫生院、2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50元,并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深入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65岁以上老人健康检查、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救治保障、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力实施全科医生培训计划,争取年内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镇办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积极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国家级综合改革示范市,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