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直部门  »  精彩瞬间

商洛市法院公益诉讼审判持续深化,司法保障有力有效——

敲响生态环境保护法槌

2025-09-03 10:05:36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任丹江 张 宏

  日前,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商洛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全市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通过非法狩猎、滥伐林木、非法捕捞等6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判决,彰显法律尊严、维护公平正义,在全社会起到了警示作用。

  据了解,全市法院受理的121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判处有期徒刑43件55人,拘役23件31人,判处缓刑79件93人,判处罚金1410400元,收缴违法所得3104455.53元,责令缴纳生态损害赔偿金2189327.73元,检察机关撤诉1件。

  担当尽责,争做生态卫士

  位于秦岭腹地的商洛,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我市两级法院在公益诉讼审判中,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担当尽责,主动作为,争做环境保护的先行者、推动者、捍卫者。

  据介绍,我市两级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公益诉讼审判工作,先后在2018年和2023年挂靠行政庭、刑庭(综合庭)设立了环资庭,同时依托人民法庭设立7个环境资源审判巡回法庭,实现了环资审判机构的全覆盖。

  “两级法院将环资审判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出台完善环资审判工作机制,组织外出学习培训,充实环资审判团队,共组建环资审判组织机构9个,配备干警36人,聘任环资审判工作专家库首批专家16人。”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斌说,“我们还制定了《关于环境资源审判技术专家参与环境资源审判管理办法(试行)》,发挥专家专业知识优势,推动环资审判专业化、科学化发展。”

  2021年至今,全市法院受理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案件135件,审结129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3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21件、行政公益诉讼11件。

  唯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近年来,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被评为全省环资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法院1名个人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奖,1名个人被评为全国法院环资审判先进个人,2名干警被评为全省法院秦岭司法保护生态卫士。

  深化协作,推进生态修复

  近年来,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商洛市人民检察院先后召开3次联席会议,形成关于公益诉讼的会议纪要,两院联合印发《关于环境资源案件管辖的规定》《关于明确环境资源刑事案件范围的规定》等,为开展公益诉讼审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机制基础。

  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郝亮说:“在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法检两院深化协作,发挥推动重大公益诉讼案件法检两长亲自出庭的示范作用,加快推进生态修复。”

  2023年清明节,被告人张某回家祭祖焚烧冥币引发森林火灾。经鉴定过火林地总面积358.3亩。洛南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后,洛南县人民法院以失火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10个月,宣告缓刑1年;由被告人张某缴纳生态系统林地碳汇价值28578.99元;清理林地费用21120元;恢复原林分密度造林资金55100元;林地碳汇价值司法鉴定费用5000元。

  无独有偶,被告人张某某在矿石开采中,超审批非法占地25.8亩,对山体造成了一定范围的破坏。鉴于被告人张某某自首、自愿认罪认罚,洛南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张某某有期徒刑1年,宣告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7万元,补植白皮松6500余株。

  我市两级法院积极贯彻修复性司法理念,支持检察机关提出的生态修复的公益诉讼请求,组织当事人补植复绿、义务植树9次,增殖放流4次,共计栽植各类苗木12500余株,投放鱼苗20余万尾,以实际行动做细做实生态修复工作,环境资源案件修复效果显著,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良好,为商洛“一都四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改革创新,擦亮生态底色

  曾经的“地球伤疤”,今朝已满目青翠,碧水环绕。令人欣喜的是,商洛打出环境保护“组合拳”,改革创新让山区群众共享到生态红利。

  据了解,商洛两级法院积极参与全市秦岭“五乱”整治、小水电清理以及全市“两拆一提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等工作;与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建立了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共同签订司法共建协议,共建立司法保护基地10个,驻企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站1个,涵盖秦岭、丹江、洛河、旬河、茶产业、文化遗址等方面,构成1站10基地5修复区的全覆盖格局。

  “在‘4·20秦岭生态卫士日’‘6·5世界环境日’‘8·15全国生态日’等重要节点,两级法院积极开展庭审观摩、集中宣判、送法进企业等活动,连续召开环资审判新闻发布会8次,发布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43个,2024年发布了全市首份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白皮书。”郝亮说。

  洛南县人民法院通过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与检察院等部门共同签署《关于在办理破坏秦岭南麓森林资源刑事犯罪案件中适用林业碳汇价值损失赔偿机制的协作意见》,建立秦岭南麓林业碳汇赔偿司法协作机制,合力护航秦岭生态。

  为加强区域司法协作,洛南县人民法院、商州区人民法院与河南、湖北等地法院建立了丹江口水库三省六县法院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汉中、安康等法院签订了汉江流域司法协作机制。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还承办了首届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会议,签署《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发布《陕西宣言》。

  据统计,近年来,两级法院共计签署各类协作机制(协议)11份,形成“法护生态绿”的司法合力。

  • 相关阅读
  • 最高法首次发布数据权益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中新社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28日首次发布数据权益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该批案例共6件,旨在回应数据权属认定、数据产品利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平台账号交付等问题,统一类案裁判尺度。 ...

    时间:08-28
  • 让“马锡五审判方式”焕发时代“枫”采

     秦岭初秋,微风不燥。山阳县漫川关镇万福村的农家小院里,几张板凳围成临时法庭,国徽高悬,一场因土地界限引发的邻里纠纷正在这里审理。...

    时间:08-28
  • 王蒙蒙:服务数据市场要素发展 构建司法数据安全港

    人民网深圳8月27日电 (记者欧阳易佳、刘思彤)8月26日,由人民网·人民数据主办的“2025人民数据大会”在深圳启幕。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王蒙蒙接受采访时表示,2022年,温州市委、市政府着手在瓯海区建设“...

    时间:08-27
  • 云南检察机关三年办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超9500件

      中新网昆明8月25日电 (陆希成)25日,记者从云南省人民检察院获悉,三年来,云南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9504件,督促修复林地、耕地1.05万亩,治理恢复被污染河湖水域面积2104.79亩,督促清理处理...

    时间:08-25
  • 韩国特检组向法院申请对前总理的逮捕令

      新华社首尔8月24日电(记者陆睿 黄昕欣)韩国负责调查紧急戒严事件的特检组24日以涉嫌协助内乱罪魁祸首、作伪证、制造虚假公文、损坏公共文件等罪名,向法院申请对前国务总理韩德洙的逮捕令。  据...

    时间:08-24
  • 特朗普喊话美联储理事库克“必须辞职”,司法部立刻放话调查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据美国媒体21日报道,美国司法部计划因“房贷欺诈”一事调查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敦促库克辞职,库克发声明拒绝“在霸凌之下辞职”。  资...

    时间:08-22
  • 泰国刑事法院驳回对他信的起诉

      新华社曼谷8月22日电(记者夏康静 高博)据泰国公共电视台22日报道,泰国刑事法院当天驳回对前总理他信的起诉。 ...

    时间:08-22
  • 司法“护绿”筑生态屏障

    “我们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依法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把生态修复优先贯穿环境资源审判全过程,以法治力量护航秦岭绿水青山。”8月14日,在洛南县音乐小镇秦岭红豆杉司法保护基地,开展党建主题活动的洛南县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负责人周梦琳说。...

    时间:08-22
  • 塞内加尔谴责美国制裁国际刑事法院法官和检察官

      新华社达喀尔8月21日电(记者司源)塞内加尔政府21日对美国日前宣布制裁包括1名塞内加尔籍副检察长在内的4名国际刑事法院法官和检察官表示“震惊”,并呼吁美方撤销这些制裁。  塞内加尔非洲一体化和外交部当天发表...

    时间:08-22
  • 泰宪法法院禁止披露佩通坦出庭细节 将于29日作出裁决

      新华社曼谷8月21日电(记者常天童 陈倩慈)泰国宪法法院21日就被暂停总理职务的佩通坦·钦那瓦涉嫌违宪举行调查听证会。法院明令禁止与会者披露庭审细节,并表示将按原计划于29日作出裁决。  当地时间21日上午,佩通坦...

    时间:08-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