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瓜果香,事业旺

2021-08-24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白志鑫

  秋风送爽,瓜果飘香。8月19日,丹凤县棣花镇万湾社区利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内,负责人李刚和工人正在将刚刚采摘的火龙果称重装箱。火龙果大棚内,颜色鲜艳、硕大饱满的火龙果挂满枝头,长势喜人。目前正是利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火龙果的丰果期,每天订购该基地火龙果的客商络绎不绝。

  “这个品种叫‘红水晶’,一个大概六七两重,口感绵软、香甜多汁。”李刚热情地剥开一个火龙果介绍道,深红色的果肉晶莹剔透,入口清香甘甜、回味无穷,红心火龙果只是这里众多水果中的一种,整个合作社面积有150亩,主要生产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等反季节蔬菜和火龙果、草莓、圣女果、李梅、甜瓜等水杂果。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在能人李刚的带动引领下,棣花社区、茶房社区、万湾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40户群众已经实现了稳步脱贫,这些村民因李刚而踏上小康路,过上了红火的幸福日子。万湾村利民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先后被认定为“丹凤县就业扶贫基地”“复退军人创业基地”等,李刚先后获得“2018年度全县优秀拔尖人才”“2019年商洛市十佳农村实用人才”等荣誉。

返乡创业 打造现代化大棚菜基地

  今年57岁的李刚是丹凤县城人,他1990年从部队退伍后被分配到县物资局下属的一家企业上班。后来因企业经营不善倒闭破产,李刚也跟着下岗。

  下岗后的李刚外出谋生,他跑过运输、开过饭店,虽然辛苦,但好在收入还算可以。2009年,李刚被政府鼓励返乡创业的政策所吸引,萌生了回乡发展现代农业的想法。经过一番考察后,李刚看中了棣花镇万湾村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他在村里流转土地150亩建起49个蔬菜大棚,发展西红柿、青椒、茄子、黄瓜等蔬菜。

  尽管在外打拼多年,见识和经验相对还算丰富,但是在农业方面,李刚还真是个“门外汉”。他从山东省寿光市请来技术员,跟着认真学习栽苗、育苗、上肥等环节。他积极参加县农业局开展的各类培训,努力让自己尽快入行。

  李刚没日没夜地精心管护,蔬菜基地迎来首次丰收。由于科管到位,蔬菜品质好,基地产出的蔬菜基本不愁销,这大大增强了李刚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一年后,李刚已经掌握了蔬菜的种植要领。“我既是技术员,又是管理员、销售员。”李刚说,发展之初,他全程负责基地的运转。

  2011年初,李刚注册成立了丹凤县万湾村利民蔬菜专业合作社,主营蔬菜种植和销售,发展社员50人,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致富。就在一切渐入佳境之时,当年冬季的一场暴雪让李刚损失惨重,他一度想要转行。

  “16个棚都被雪压塌了,基本处于报废状态。”李刚说,那场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投入的钱血本无归,要重建还得继续追加投资。李刚心灰意冷,想着放弃。

  家人劝他说:“好不容易做起来的事业就此止步太可惜了,你对农业的认真和热爱大家有目共睹,希望你能够振作起来重新开始,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在家人的鼓励下,李刚又重新回到起点。2012年至2014年,在他的努力下,合作社艰难运营着。在事业的低谷期,李刚不断学习和思考。“干了农业,一辈子都要学习。”李刚坦言,在钻研农业的路上,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不光要学习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还要研究市场,看看什么样的农产品符合市场需求、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提质增效 发展“互联网+”智慧农业

  李刚时刻关注农业领域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在科技方面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认为,现代农业要发展得好,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一定要跟上。一次次外出学习和培训中,他对其他地方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温室大棚羡慕不已,但苦于资金不足,暂时无法升级更新设备装置。

  2015年,在丹凤县农业局的支持下,李刚申请到项目资金支持,大规模更新和改建了基地设施。他吸取拱棚结构容易受损的教训,将基地原来的大棚全部拆除,重新建起了日光温室棚,这样一来大大提升了抗灾能力和保暖效果,使得合作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李刚改进了外部设施,接下来就对大棚内部的设备进行升级。以往给大棚蔬菜浇水以及施肥都是采用“大水漫灌”的模式,虽然省力但极易导致灌溉不均匀。施肥也是水肥一体,水流到哪里肥料就被冲到哪,经常会出现前半部分地肥料过多,后半部分地却没有肥料。“这种方式容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出现旱苗、涝苗以及由于肥料沉淀过多导致的烧苗。”李刚说。

  2016年,合作社将“互联网+”应用于生产,发展智慧农业,实施了总投资340万元的农业物联网智能温室建设项目,建成6栋日光农业物联网智能温室系统及水肥一体化设施,包括数据采集、视频监控、水肥一体化、远程控制、数据处理和专家等系统,通过自动控温、定时自动卷帘、精确水肥,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水肥,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水肥的施用量,达到了控制病害发生、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物联网实施后,以前6个棚卷帘每天至少需要3个人在大棚顶上操作,全部卷一次要花费4个小时。现在仅需在手机APP上操作,15分钟就可以解决。精确实施水肥后,每个温室可节约肥料0.5吨以上,减少用水3吨以上,种苗的成活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目前95%以上。”李刚高兴地说。

产业转型 大胆尝试生态观光农业

  2017年,李刚去江苏省华西村学习,对当地发展成熟的生态观光农业产生了极大兴趣,展板上一句“留住乡愁、留住乡情”让他印象深刻。他想到家乡棣花古镇游人如织、万湾村山清水秀,觉得家乡的自然资源很丰富,很适合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回来后,李刚作了详细市场调研,考虑到水果产业的经济效益较高且周期较长,就决定将合作社的发展重心由蔬菜种植转变为水杂果种植。

  一次偶然机会,李刚在网上看到关于火龙果的种植。他了解到,火龙果是热带、亚热带水果,北方市场上的火龙果都是从南方运输过来的,但是长途运输需要考虑保鲜问题,往往在火龙果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就被采摘下来,等再到消费者的手中时,口感和新鲜度会略差一些,李刚想能不能在北方种植南方水果?

  经过考察和请教专家,李刚了解到,火龙果一年可以分10批次生长,当年的5月至来年的1月都是生长期,一年开12次花、结10次果,采摘期长达半年以上,经济效益高且持续性强。于是,李刚前往山东省日照市一个大规模集约化火龙果种植基地学习,引进了10多个不同品种的种苗后,先期发展了两棚火龙果试验。

  火龙果对光照、温度、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李刚在专家的指导下精准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并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他给棚里安装了补光灯,弥补火龙果日照时间短的缺陷。他说:“火龙果本身是一种长日照植物,在大棚里种植需要灯照补光才可开花结果。火龙果基地每个棚里均安置有80个补光灯进行夜间补光,每天下午6点至次日凌晨1点,需补光7个小时。补光还能让火龙果反季节成熟提前上市,获得更好的价格。”经过两年的精心栽植后,李刚已经完全掌握了种植火龙果的技术要点,他觉得在基地大规模发展火龙果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

  “那两棚火龙果的产量相当不错,而且口感也很好,我觉得火龙果在商洛完全能生根挂果。”李刚说,当时火龙果成熟后只是小规模的采摘和销售,根据试验和顾客建议,他最终选了6个品种来大规模发展。

  2019年,李刚选定了“红水晶”“软枝大红”等6个品种火龙果来发展了10棚,并且在火龙果树下套种草莓。经过两年的发展,今年已进入盛果期,经济效益持续向好。

  如今,李刚试种的珍稀火龙果品种“无刺黄龙”已进入挂果期,预计下月陆续成熟。“无刺黄龙是火龙果新品种,在一些大城市的高端水果超市很受消费者欢迎,价格1公斤40元左右。”李刚希望继续发展一些诸如此类的高端产品填补市场空白,提高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

创新突破 走绿色化立体化发展路子

  每当夜幕降临,万湾社区利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棚里星星点点的亮光将整个基地笼罩在一片灯海中。看着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李刚无限感慨,干农业已经11年了,11年来他住在基地里,甚至过年都待在基地里。

  除了火龙果,李刚还引进了新品李梅、红梨、大樱桃、瑞雪苹果、圣女果等多种特色水果。在大棚与大棚之间的空地里,他又种上了红薯、小香薯等。2020年,李刚注册了“江红她园”商标,使得基地的水杂果走向品牌化。他认为,将市场需求与合作社效益增长相结合,注重“绿色化、立体化”发展,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目前,李刚的基地建成有日光温室14栋,育苗温室1栋,认证无公害产品4个,主要生产反季节蔬菜和各类水杂果。每年种植反季节蔬菜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等2茬,产量500吨;各类水果年产量80吨,主要是火龙果、草莓、圣女果、李梅、甜瓜等。基地年产值达300万元以上,实现净利润100万元左右。李刚的果蔬基地还同时解决了周边一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基地长期用工15人、季节性用工50人。

  “目前基地已成功打造出‘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多元化现代化农业发展示范园,走出了一条绿色有机、产业融合的新型发展路子,下一步希望带动更多的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李刚说,现在火龙果种植技术日渐成熟,如果别的果农想种,他还可以提供信息和技术。

  11年来,李刚免费为群众提供技术帮扶600多人次,每年发放近2万株种苗,提高了周边群众种植蔬菜、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种植户调整传统种植模式,加入发展特色农业的行列,成为扮靓万湾农业产业发展的一抹亮色。

  “我们将以果业为主导,有机农业生产为核心,构建集‘优质果苗良种繁育、有机种植模式、生态循环、乡村旅游’等多渠道多产业于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观光采摘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李刚说,下一步,他计划学习新媒体运营,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扩大基地知名度,将产品销往更多、更远的地方。

  • 相关阅读
  • 丹凤商山村产业撑起硬实力

      刘凯莉  日前,笔者走进丹凤县商镇商山村村民周德记的桃园,空气里弥漫着诱人的果香,一眼望去桃树郁郁葱葱,一个个白里透红、又大又圆的红沙桃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周德记和工人忙碌着将采摘回来的红...

    时间:08-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