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冯 琦)丹凤县始终将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坚持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打造模范战斗堡垒上下功夫抓落实,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丹凤县注重理论武装,推动教育管理实效化。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推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积极搭建“丹凤大讲堂”“机关党校”“乡音党课”三级学习平台,将学习教育从会议室搬到了农家院落,先后举办丹凤大讲堂10期、乡音党课1260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常学常悟。准确把握党的纪律标尺,有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分级施策、统筹推进,制定重点任务清单,细化具体措施,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着力抓实党员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制定全县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分级分类举办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员干部培训班,发挥好“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作用,多措并举提升党员素质。坚持从严管理党员,严把党员入口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完善流动党员“双向”教育管理机制,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用好党员出口关,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注重干事赋能,推动服务能力现代化。建强“体魄”增能力,将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管理有经验、群众口碑好的能人,通过本土选任、组织举才、外引回请等方式,为农村党建上水平、经济上台阶、管理上层次配强带头人。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015人,让农村经营后继有能人。优化举措强实力,创建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中心,丰富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共性需求,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健全“镇(街道)党(工)委—村党组织—网格联合党支部—片区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推动党组织网络和基层治理网格“双网融合”,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办事就在“家门口”,着力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把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治理动能。
注重示范引领,推动战斗堡垒模范化。以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为牵引,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制定《丹凤县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精准甄别“一二三”类村党组织,坚持分类施策,推动村级党组织整体升级进位。扎实开展村级党组织“评星晋级”活动,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7个,创建“六星级”村级党组织16个,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社区)12个、提质村(社区)12个。印制《丹凤县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手册》《丹凤县农村党建党务工作规范化操作手册》,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为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