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化庙村美丽乡村铺开幸福画卷

2021-11-16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巩琳璐

  深秋时节,走进丹凤县铁峪铺镇化庙村,碧水蓝天,空气清新。放眼望去,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加固后的河堤风景怡人,许多村民在散步,一些游客在嬉戏,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村民生活好起来

  “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垃圾清扫随户走。傍山依水绣村落,农民的好日子天天有。”这是化庙村村民现在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化庙村位于丹凤县城以东20公里处,沟壑纵横,树木茂盛,312国道穿村而过。早在十几年前,化庙村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贫穷山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化庙村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村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过去住在小沟里,虽然耕种的土地比别的地方多,种啥成啥,但是收入没什么保障,有时候遇到自然灾害就让人发愁。”化庙村村民李治华谈起过去的生活颇有感触,“国家出台退耕还林政策后,我家就搬到国道边的新移民点了。开始我还不习惯,我家祖祖辈辈都以耕种为生,担心自己搬到移民点后朝不保夕,但是国家的政策好,我年纪大了该领的补贴都领了,有吃有喝,有住有乐,方方面面都有保障。现在儿子进城打工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还经常给我们寄钱,家里钱花不完就积蓄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以前,王芬贤一家也是住在小沟里。搬到国道边以后,她也一时不适应。他们夫妻二人凭借辛勤努力,让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丈夫刘江厚外出打工成了一个小包工头,王芬贤靠出色的烹饪手艺成了村里的厨师,孩子成家进城务工,全家收入大增,在距离国道不远的地方盖了一座两层楼房,里外装修得与城市人毫无两样。谈起现在的生活,王芬贤高兴地说:“自从搬到国道边上,去哪里都方便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产业发展富起来

  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伸向远方,道路两旁的花草赏心悦目。村民房前屋后一个个生机盎然的菜园,被打理得井井有条。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岸边的树木竹林,微风吹来,水波荡漾……

  马房沟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办农家乐,以特色美食吸引了十里八乡的客人,其中以2号院和10号院两户生意最好。多年来,他们精益求精,使农家乐生意由小变大,日益兴隆。每到节假日,来这里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如果不预定就要排队就餐。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化庙村尊重自然、因势而为,保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存”;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形成以农家乐休闲园、大樱桃采摘园、食用菌培植园、中药材种植园、生态养殖园(冬枣种植园)和中蜂养殖示范基地(光伏发电基地)的“五园一基地”产业发展格局。

  在强化村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村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将村民嵌在产业链上。西沟组通过土地流转带动一批、进棚务工带动一批、参股分红带动一批的方法,加强集体经济对村民的带动效果。马房沟推进循环产业模式,发展精品乡村游,流转40亩土地,栽种集观赏、经济于一体的茶菊,今年又发展冬枣大棚种植,吸引游客前来赏农家景、吃农家菜、摘农家果,摸索出了“种花——养蜂——旅游”循环产业发展模式,为化庙村脱贫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生态环境美起来

  “环境越来越好,住着特别舒心!”谈起现在的新生活,村民段来存喜笑颜开,竖起了大拇指:“就拿村里的垃圾池来说,以前大家不注意环境卫生,乱扔乱堆,到了夏天臭气熏天,经过整治之后,环境卫生明显变好,让人眼前一亮。”

  “晴天不沾灰,雨天不沾泥巴,确实很实用。”村民王国华说。

  有生态才有美好生活。近年来,化庙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让绿色成为美丽乡村幸福生活的底色。针对农户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垃圾散落的问题,化庙村号召农户从规整菜园着手,加大整治力度,规整后的菜地既保肥保水、又通风透气,方便耕种、除草除杂和采摘蔬菜。

  原本散养的鸡鸭变成了圈养,屋外的破旧雨阳棚、庭院内堆积的各种杂物都被一一拆除清理,黑臭小微水体经过改造变得清澈,民居墙面进行了粉刷美化,道路两旁栽种绿植……

  村里还建起了文化娱乐活动广场,篮球架、单双杠等健身器材整齐排列。每天晚上,男女老少都聚在那里,十分热闹。

  民心民力聚起来

  美丽化庙的美,美在“面子”,更美在“里子”。

  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整治了看得见的环境,也“清扫”着看不见的人心。“随手扔个垃圾、倒次污水,这在之前都常有,现在大家知道,这是我们共同建设的家园,谁也不好意思做那些不文明的事儿!”一位村民感慨道。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村民凝心聚力,主动投工投劳,拆除以前搭建的简易鸡鸭圈,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亭和多个爱护环境标牌……每一位村民,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创建者。

  “下阶段,我们还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美化村民生活环境,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让化庙村越来越美,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甜。”化庙村党支书记赵凡信心满满地说。

  • 相关阅读
  • 桑树村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黄丽  深秋时节,笔者走进商南县富水镇桑树村,只见在312国道沿线建有规范化产业基地,村里水泥路四通八达,农家田舍干净整洁,生态环境清新优美,村民勤劳朴实,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幅产业兴、百姓富、...

    时间:11-16
  • 丹凤网红进村直播带货促消费

      贺晓霞 刘丽  为充分发挥“互联网+农业”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促进乡村振兴、网红助农直播带货”在丹凤县武关镇梅庄村举行。  在梅庄村集体经济&mda...

    时间:11-16
  • 丹凤集中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

      本报讯(刘婷 王琪)从10月中旬开始,丹凤县利用一个月时间对全县156个村(社区)的502名致富带头人进行特色产业技术发展专题培训,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充电”“补脑”,为推广特色种植产业和促进...

    时间:11-16
  • 天麻富了山沟沟

      高鸿  从丹凤县城沿丹庾路北行37公里就到了庾岭镇。一路向北,翻过炉庾山梁,脚下就是炉道。炉道山川秀美,物产丰富。  疫情期间,很多炉道村民选择留在家里发展天麻等药材种植。而黄坪村木厂沟的年轻人雷凤...

    时间:11-16
  • 丹凤家庭农场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本报讯(梁鹏飞)今年,据丹凤县农业农村局消息称,丹凤县今年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通过抓培育强示范、抓管理强规范,家庭农场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前沿堡垒”。  丹凤县通过强化行政推动,强化市...

    时间:11-16
  • 丹凤确保群众过暖冬

      本报讯(梁鹏飞)近日,丹凤县围绕入户走访、送温暖、项目实施等七个方面全覆盖开展农户走访排查,全面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  全县各行业部门、各镇办、村(社区)和各帮扶部门组织行业“尖刀班”、村&l...

    时间:11-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