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商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2022-01-11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 (樊利仁 刘 伟)丹凤县商镇聚力乡村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联、工作相促思路,推动5个村成立“商山”产业联社党委,探索建立“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管理高效、共同发展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丹凤县商镇按照党委建在联社、支部建在合作社、党小组建在产业链原则,产业联社党委依托“商山”产业带设立,由镇党委副书记任联社党委书记,各村党组织书记任委员,建立“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产业联社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区域发展研判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群众代表评议会,定期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研究协商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问题困难、调度推进重点任务,提升区域协作能力。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打造五大片区5个产业(带)集群,以保定村为中心打造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群,建成集水上娱乐、攀岩探险、休闲民宿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主导产业;以王塬村为中心打造平菇种植销售产业群,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以园区企业为中心打造本地劳务就业产业群,开通“家门口”务工绿色通道,实现务工务农两不误;以东峰村为中心打造“东峰—保定—铁庙”中蜂养殖产业带,提升“商山秦蜜”等系列品牌品质;以铁庙村为中心打造农副产品种植产业带,培育红皮核桃、黑皮花生、丹参等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根据保定村旅游乡村发展需要,鼓励周边商山村、王塬村和东峰村入股57.3万元,解决发展资金筹资难问题。针对商山村、王塬村发展种植业缺乏集中连片地块问题,将保定村、东峰村相对集中的闲置土地,流转给有发展产业意愿、懂经营、善管理的人员发展特色种植。通过保定村旅游项目的有序推进,示范带动低收入户214户,提供就业岗位70个,可实现户收入8000元;结合菌种场和产业基地的投产运行,提供就业岗位56个,可实现户增收2000多元;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实行“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42户发展中蜂养殖,实现户增收4000元,引领132户群众发展中药材,户均增收600多元。

  • 相关阅读
  • 丹水社区 宜居宜业幸福来

      本报记者 宋雨萌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丹凤县竹林关镇丹水社区,眼前一栋栋白色安置房整齐排列,道路宽阔干净,商铺林立井然有序,社区工厂里一片繁忙。  丹水社区是移民搬迁新型城镇社区,下辖20个居民小组2...

    时间:01-11
  • 丹凤快递企业服务群众“不断档”

      本报讯 (王 维)近期以来,丹凤县快递企业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积极响应县上号召,用实际行动谱写“病毒无情、快递有爱”的疫情防控协奏曲。  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丹...

    时间:01-11
  • 花瓶子镇织密疫情防控网

      本报讯 (李云平)连日来,丹凤县花瓶子镇认真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充分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全力确保全镇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针对当前疫情严峻形势,花瓶子镇按照县上统...

    时间:01-11
  • 丹凤“四抓”推进 供销事业上台阶

      本报讯 (杨丹军 樊利仁)“自从我们凤冠新城社区有了这个供销扶贫超市以来,我就再也不用为到哪儿去买油盐酱醋和日用品犯愁了,东西既好又全,关键还便宜……”1月6日,在丹凤县凤冠新城社...

    时间:01-11
  • 丹凤落实疫情防控监督检查

      本报讯 (张少杰 樊利仁)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丹凤县纪委监委实行“四抓”督查法,统筹机关、派驻机构、镇(街道)纪委三级力量,主动出击、靠前作战,全力督促推动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

    时间:01-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