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梁富斌 回乡创业种天麻带领乡亲把梦圆

梁富斌 回乡创业种天麻带领乡亲把梦圆

2022-05-13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通讯员 樊利仁

  莽岭深处的丹凤县峦庄镇河口村,过去名不见经传,如今却是人来车往、热闹非凡,变化源于两年前,丹凤县良种天麻产业园在此落户建设。园区占地1250亩,是一个集天麻菌种研发、生产、示范种植、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现代产业园区。近两年来,园区吸纳周边上千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就业脱贫增收。

  投资建设这个园区的是当地人梁富斌。他是天麻种植能手,是园区的负责人,也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前不久刚刚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带着好奇和疑问,近日笔者走进丹凤县良种天麻产业园,大棚里的天麻花蔚为壮观,让人眼前一亮,梁富斌正聚精会神指导村民给有性天麻授粉,闲暇之余和他聊起了他的天麻“致富路”。

  心系家乡返乡创业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梁富斌,是土生土长的丹凤县峦庄镇河口村人。改革开放初期,他先后在西安、河南等地打工谋生。2010年,他组建了一批300多人的工程队,走出陕西从事建筑行当,不但让乡邻赚了钱,自己也积累了一定的资产。

  “在家门口能有个营生可干,有稳当的收入,是常年在外干活儿的乡亲们的梦想。”2013年,梁富斌看到大伙儿“外出难”“脱贫难”的现实情况,决定留在家乡寻找致富路子。

  峦庄镇是天麻的传统种植区,梁富斌从小就和父辈们一起种天麻。在外打工期间经常回家,听说有的人种植天麻发家致富了,可是有一部分人花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却没有赚到钱反而亏了本,主要原因是菌种质量不稳定,种植技术落后。“我就想:如果有质量可靠稳定的菌种,既能让这里的天麻产业发展起来,又能让大伙儿都挣着钱。”梁富斌言语不多,但从他坚毅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自信、果敢。

  随后,梁富斌多方走访和打听,经过联系,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王秋颖教授团队,研发出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蟒岭红”系列产品,并自筹资金5000万元投入生产。

  做大做强产业园区

  2020年,在苏陕协作项目和丹凤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推动下,梁富斌开始筹建良种天麻产业园,包括研发中心,培训中心,菌种生产车间,天麻加工车间,零代种子培育基地,以及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目前产业园区内,已经建成标准化狝猴桃种植基地220亩,狝猴桃园内箱式种植商品麻5000箱、垄式种植商品麻38700平方米、箱式培育零代种子3万箱。建成了智能温室大棚4600平方米,培育零代种子5万箱,建成智能联体大棚6000平方米。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以上三项的年收入达4965万元,平均亩产值21.4万元,是传统天麻种植收益的6-10倍。

  梁富斌还采用“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建档立卡户)”的模式,政府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和项目支持,公司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提供菌种、种子和技术服务、技术指导,保价回收产品,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2万多户群众种植天麻1.8万多亩。随着药食同源全面推广,他还打算重点研发加工天麻系列产品,争取把天麻产业作成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黄金产业”。

  乐于助人回报社会

  梁富斌说:“我们修的路有两条,一条是有形的,即富国利民的物质之路;另一条是无形的,即体现东方文化和精神的思想之路。”多年来,他带头身体力行,企业的路修到哪里,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帮助他人的好事就做到哪里。

  2019年,梁富斌的永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直接带贫益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00户,每户分得带贫益贫资金2950元,合计59万元,全部兑现落实到位。2020年度,他的公司采用直补方式,为231户在读大学生贫困家庭发放天麻种3234箱,总价值48.51万元。2020年6月间,他的公司与全县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免费向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蟒岭红”天麻菌种10万袋并提供技术支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梁富斌的永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扶贫助残活动,以技术培训、发放本公司生产的“蟒岭红”牌优质菌种,安排残疾人及家庭成员进园区。在峦庄周边种植天麻的农户中,对33户在读大学生残疾人家庭每户发放天麻零代种子30公斤,栽种天麻200窝,收入2万元;对河口村52户有种植意愿的残疾人家庭发放蜜环菌200公斤,培育天麻菌床200窝,收入2万元以上;对有意愿到他的天麻产业园就业的残疾人及家庭成员优先安排,安置15人,使其年收入1万元以上;他还利用秋冬季节的农闲时间,对上述残疾人家庭开展两期各10天的食用菌、天麻、木耳栽培技术培训,发放了技术资料。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0年以来,丹凤县良种天麻产业园先后获得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第一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称号;被南京市雨花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丹凤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雨丹劳务协作就业帮扶基地。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作为一位农民,梁富斌始终乐观向上、顽强拼搏、回报社会,用毅力和赤诚书写华美的人生乐章。

  • 相关阅读
  • 汪家沟村以防返贫监测促帮扶工作

      本报讯 (通讯员 周丹丰)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筑牢乡村振兴根基,近日,按照省、市、县、镇文件精神要求,丹凤县峦庄镇汪家沟村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

    时间:05-13
  • 动态监测防返贫 精准帮扶助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韩娜娜)“田吉生家里3口人,妻子去年患肾病,每周做3次透析,每月透析要花费3000多元……”“长期透析需要花费不少钱,建议给田吉生妻子申报单人保……&...

    时间:05-13
  • 丹凤一季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亿多元

      本报讯 (通讯员 黄 平 应清军)今年以来,丹凤县以“项目攻坚年”为契机,健全招引机制、织密招商网络、搭建对接平台、创新线上模式、跟进督导考评,大力推进千名干部招商引资,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

    时间:05-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