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贺 甜)“我们年龄大,现在是农闲时间在家没事干,看到‘丹凤就业’公众号发布的招工信息后,我就赶紧报名了,我们村一同来的还有6个人。”8月27日,在韩城市桑树坪镇东卧马村花椒基地,来自丹凤县武关镇54岁的汪世斌快速地摘下一丛丛鲜红饱满的花椒,眉语间流露出舒心的笑容。放眼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花椒种植基地里,一簇簇成熟的花椒红彤彤的挂满枝头。摘花椒、过秤,田间地头是来自丹凤县200多名采摘花椒工忙碌的身影。
在这批赴韩城输送的花椒工中,年龄最小的36岁,最大的63岁,平均年龄55岁。丹凤县为解决大龄工就业难问题,紧紧抓住农闲时节,全力抓好季节性劳务输送,建立“输前对接、信息发布、人员组织、专车接送、服务保障”完整季节性务工模式,持续深化季节性务工机制。
今年以来,丹凤县就业服务中心组织县内9家人力资源公司,积极与省外湖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对接,开展以剥虾、摘枸杞、摘辣椒、种(拾)土豆、拾棉花为主的季节性务工输出,与省内韩城、延安等地对接,开展以摘花椒、摘苹果等为主季节性务工对接协作,收集季节性务工岗位信息23条。线上通过“丹凤就业”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手机短信靶向推送网络招聘信息8期,线下组织县、镇、村三级就业干部入户宣传,开展“送岗位”巡回招聘活动6场,服务群众3000多人次,现场发放宣传资料3万份,为有季节性就业需求的群众及时提供就业岗位。采取劳务输出激励政策,与县运输企业对接,组织专车“点对点”免费接送务工人员17批次1045人,兑现车费补贴15万元。落实专人与务工地协调沟通,保障务工人员吃住、工资发放等问题。培养劳务“带头人”6人,形成劳务经纪人组织、就业部门协调服务的一体化服务,落实劳务输出奖补2.07万元。截至目前,有组织地向榆林、内蒙古输送拣土豆工2批次80人,向安徽芜湖市输送剥虾工2批次73人,向海南文昌市输送红薯工2批次56人,向山西大同市输送玉米工2批次67人,向渭南市大荔县输送罐头工2批次68人,向韩城市输送花椒工4批次215人,全县季节性务工超过5000人,实现经济收入4000多万元。通过大力开展季节性劳务输出,有效地解决了大龄农村劳动力和农闲劳动力的务工问题,增加了群众收入,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