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杨 俊)近年来,丹凤县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路径,积极总结“和为贵”调解室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以组织建设为基础、调解机制为保障、方式创新为驱动、源头治理为核心的工作模式,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丹凤县结合镇村实际,制定印发“和为贵”调解室详细实施方案,在全县157个村(社区)建立“和为贵”调解室,明确目标任务、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配备专职和兼职调解员637名,确保调解工作专人负责。完善调解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受理、调解、回访等工作制度,规范调解工作流程,让调解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积极创新调解方式,调解室整合司法、信访、公安等多部门资源,建立联合调解机制,实现矛盾纠纷的“一站式”受理和化解,极大地提高调解效率。针对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群众,调解室主动上门调解,将调解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少跑路,增强群众对调解工作的信任和认可。邀请家族长辈、村贤参与调解,调解员引用民间谚语,将法律条文通俗化,降低当事人心理压力,通过情感疏导等柔性手段,化解矛盾根源,提升调解自愿性与可持续性。
丹凤县注重源头治理,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为贵”调解室联合“法律明白人”深入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以案说法等多种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化解纠纷。还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调解室定期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动态和趋势,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提前防范可能引发重大事件的矛盾纠纷。同时,丹凤县把“平安夜访”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调解员和夜访干部利用群众晚上休闲在家契机,进村入户与群众沟通交流,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