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杨 俊)今年以来,丹凤县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托全县良好的气候生态资源,通过完善监测体系、构建智慧服务系统、打造气候品牌、服务特色农业、实施“气象+”行动等系列举措,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丹凤县完善监测体系,新建北斗应急自动气象站,对老旧气象观测站进行升级改造,整合林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气候生态站网。在丹凤国家站,增设实景视频监控系统、视程障碍现象仪,新建自动土壤水分站。灾害易发区、人口聚集区、农作物生产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都被纳入了严密的气象监测网络,为后续的气候生态分析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积极构建智慧服务系统,以“大数据运行平台+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研发针对康养、旅游、交通、能源等多领域的智慧气象服务产品。在康养领域,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为康养机构和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气象服务和康养活动适宜时间、气候康养指数等信息,助力康养产业的发展;在旅游领域,通过对景区气象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游客提供精准的旅游气象预报,包括景区天气变化、最佳观赏时间等。
丹凤县强化对粮食等农作物的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服务,为病虫害防治提供气象保障,针对当地中药材、核桃等特色产业,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专业的气象指导。通过挖掘农产品的气候资源禀赋,开展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让优质的农产品贴上“气候好产品”的标签,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积极实施“气象+”行动,在能源领域,研发能源保供气象服务专题产品,为抽水蓄能等重大能源项目提供气象服务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在旅游领域,加强智能网格预报应用开展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和预警服务,为旅游景区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气候价值贷”金融产品,东凤酒庄在申报成功气候友好型企业后,顺利办理“气候价值贷”,解决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林业碳汇交易方面,利用地空天一体化生态气象监测网,实时监测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数据,为林业碳汇交易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森林生态价值的量化和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