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陕西凤林生物科技公司活性炭技改扩建项目

2025-05-12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建设地点:丹凤县武关镇

  投资主体:陕西凤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年限:2022年—2025年

  开工时间:2022年2月

  总投资额:1.86亿元

  年度投资:5000万元

  建设内容:规划用地32亩,建设碳化活化炉生产线2条、全自动磨粉造粒生产线1条,年加工1万吨煤质(生物质)活性炭和年处理10万吨废弃果壳,并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

  项目亮点:一是工艺全面优化,实现了由“低效”到“高效”的转变。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探索建立了“院企合作、企地共建”机制,聘请国内活性炭领域权威专家周建斌院士、邓先伦教授为技术顾问,与陕煤研究院、清华海峡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开展合作,自主研发活性炭改性技术3项,获得行业发明专利2项、注册商标5项,技改前10吨核桃壳生产1吨活性炭,日产活性炭25吨;技改后7吨核桃壳就可生产1吨活性炭,日产活性炭30吨;生产效率提升20%、能耗降低30%,达到国际能耗标准。二是设备全面升级,实现了由“跟跑”到“领跑”的转变。坚持以设备更新提高产品质量,企业累计投资1.86亿元,新建研发大楼1栋,更新了超级活性炭生产线2条、机制造型活性炭生产线1条,新建煤质、生物质双原料活性炭生产线1条,引进了日本碳化活化一体炉、俄罗斯斯列普炉和德国纳米级磨粉造粒等先进设备,年生产活性炭1万吨,企业年产值由技改前的8000万元增加到3.9亿元,年利税超过4000万元。三是资源全面利用,实现了由“废品”到“产品”的转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全市核桃产业资源优势,首创以核桃壳为原料生产超级活性炭系列产品,形成了从“废弃核桃壳回收—活性炭生产销售—余热供暖利用”的绿色循环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由活性炭为主导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处理废弃核桃壳、秸秆等10万吨,产品由原来的6种初级产品,增加到30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急救、家庭净化、化工催化等领域,可有效满足市场定制化需求,产品将销往国内国际市场,企业竞争力大幅提升,成为西北最大的生物质活性炭企业。

  建设意义:该项目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引进高端进口设备,构建覆盖“农业固废—工业生产—环保服务—文旅经济”全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竞争力。

  项目进展:已经建成投产运营。

  亩均效益:亩均投资580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年产值1230万元,亩均税收120万元,带动就业80人。

  • 相关阅读
  • 砥砺奋进向未来 笃行不怠谱新篇

    棣花古镇排球馆陕西省2025年二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商洛分会场仪式在丹凤县举行丹凤天麻交易市场峦庄天麻挂面生产车间智能制造产业园排洪渠提升改造项目峦庄镇云溪里民宿在建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改扩建项目  初夏的...

    时间:05-12
  • 万湾社区 菌菇种出好“钱”景

      本报通讯员 贺梦婷 黄庆锋  近期,丹凤县棣花镇万湾社区的农业园区里一派繁忙的丰收盛景。菌菇大棚里,羊肚菌喜获丰收,香菇也进入尾茬菇的采收期。务工人员穿梭在大棚中,或者整棚,或者采摘,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时间:05-12
  • 丹凤筑牢高质量发展绿色屏障

      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杨 俊姜 艳)今年以来,丹凤县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倡导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统领,协同推进污染防治、资源利用、产业升级和公众参与,全力守护绿水青山,为高质量发...

    时间:05-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