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科技赋能 茶园增收

2025-04-23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刘 妍

  在清水的浇灌下茶叶青翠欲滴 (本报通讯员 彭 涛 摄)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春茶采摘时。丹凤县竹林关镇竹林关村千亩生态茶园里,茶农们挎着竹篓穿梭在绿浪间,手指翻飞采摘嫩芽。茶园深处,旋转喷头正喷洒细密水雾。

  “这套系统既能抗旱保收,又为下一茬春茶生长攒足后劲。”竹林关村党总支书记徐海林抹了把汗,手里的鲜叶筐已装得满满当当。

  春季以来,持续的干旱给茶树生长带来不小的“考验”,竹林关村千亩生态茶园种植基地数百个喷灌头同时打开,水流均匀地喷洒到每一株茶树上,嫩绿的茶树在山风的摇曳下尽情“补水”。

  “过去春天最怕晒红天,茶树蔫了只能干着急。”茶园负责人刘传宏说,“现在开机3小时,能浇透500亩地,抵得上过去30人挑两天水。”他边说边蹲在茶垄旁,拧开PE管上的阀门检查水流。

  茶园2022年安装了先进的自动化喷灌系统,建成“山脚引水—山腰蓄水池—山顶调节池”三级提水系统,铺设9公里管网,安装2套智能加压设备,利用抽水蓄能引流银花河水进行灌溉。山脚泵站将水抽至300米高的蓄水池后,依托地势落差形成自然水压,精准输送至每片茶园,不仅有效缓解了高温天气对茶叶的影响,还实现了来年茶叶的稳产增产。

  “这套喷灌设备非常实用,操作简单,可以同时打开数百个喷灌开关,与传统的浇灌方式相比,大大减少了人工投入量,提高了抗旱效率,并且通过定时定点喷灌,还节约了水资源,茶园土壤和空气的湿度也比较均匀,茶叶长势好,对提升茶叶品质有很大的帮助。”刘传宏开心地说。

  “这几天集中采春茶,我们清晨5点喷灌,既不影响采摘,又能为下一茬春茶萌芽蓄足墒情。”正在分拣茶叶的村民邢大姐抓起一把嫩芽说,“喷灌像下毛毛雨,叶片不伤不沾泥,这几天采的鲜叶全是一级品。”

  正在包装车间忙碌的茶农算起增收账:灌溉让春茶产量同比增加5%,每斤收购价提高3元,30多户茶农户均增收1500元。车间里,两条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村民们将印有“福青山桃源茗茶”标识的茶包装箱发往商洛、西安等国内市场。

  截至目前,茶园面积达1000亩,其中龙井43号300亩、白茶(中白一号)200亩、中茶100亩,还有部分陕茶品种,安装喷灌系统共4处,喷头1.4万多个,覆盖面积近千亩。竹林关村把智能灌溉融入茶叶全周期管理,让“节水线”连上“增收链”,让科技红利渗透田间地头,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有了更扎实的注脚。

  夕阳西下,茶山泛起层层绿浪。智能喷头再次启动,水雾中,这些喷灌头或定点喷射,或进行全方位旋转喷射,晶莹的水雾与碧绿的茶树交相辉映,让整片茶园浸润在清凉之中,这个曾为缺水犯愁的茶园,如今正用科技续写“绿叶生金”的新故事。

  • 相关阅读
  • 绘就平安蓝图 守护万家灯火

      本报通讯员 张 帆  四月的丹凤,百花齐放,生机盎然。走进龙驹寨街道凤冠社区广场,社区民警与辖区居民亲切交流;戴着红袖标的安防巡逻队员在铁峪铺镇街道对沿街店铺逐一给予安全提醒;在社区爱心超市,民警向购物的居民...

    时间:04-23
  • 丹凤农特产品线上销售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

      本报讯 (通讯员 刘芮曦 瞿舒平)4月21日,笔者从丹凤县电商服务中心获悉:今年以来,丹凤县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销售渠道拓展、品牌培育推广三方面发力,成功构建了支撑有力、销量有增、影响有升的农特产品销售生态链。一季...

    时间:04-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