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杨 俊)今年以来,丹凤县聚焦“一老一小”群体,探索实施“党建+”康养托育服务模式,集成政策资源力量,健全以社区为中心的普惠服务体系,为“一老一小”打造科学、规范、可持续的幸福生活圈。
丹凤县优化布局,以县、镇、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为主体,开展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坚持“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群众最大化”原则,采取调布局、优结构、扩空间等方式改造党群服务中心,使“红色中心”成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空间,盘活闲置资源,按照“分类改造、因地制宜”原则,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自建房、楼梯间、物业闲置用房进行微改造,将社区“边角料”转化为日间照料中心、少儿成长服务站、“一米阳光”托育站、“乐享邻里”等贴心服务点。积极开展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双报到”活动,通过建立“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管理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针对性提供差异化服务。依托党建联建机制,整合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多对一、全覆盖”原则深入开展“双报到”活动,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141份,组织开展爱心义诊、文艺演出、慈善捐助、党课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210场。丹凤县坚持党建引领、组织牵头、村(社区)执行的工作模式,深化拓展“六联共治”机制,组建社区“大党总支”16个,以开展“社区合伙人”计划为契机,探索政企协同、多元运营的服务模式,不断补齐社区“养托育教”短板,提升居民幸福感。为确保社区共建“超级联盟”发挥最佳效能,丹凤县以筑牢双龄供养服务防线为出发点,从“空间利用度、运营能效度、管理透明度、群众满意度”4个维度对社区服务进行评价,及时清退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的“合伙人”,确保“合伙人”计划执行到群众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