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小天麻长成20亿大产业

2025-11-18 10:10:34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丹凤县峦庄镇天麻产业全链发展纪实

丹凤县峦庄镇天麻产业园俯瞰图。

近期,丹凤县峦庄镇天麻进入收获期,群众在晾晒天麻。

  本报通讯员 时方晴

  初冬时节,秦岭深处的丹凤县峦庄镇,迎来了一年中最富生机的时节。晨光熹微中,林间空地里随处可见躬身劳作的农人,他们小心翼翼地采挖着孕育了一年的“金疙瘩”——天麻。这些看似寻常的根茎作物,正悄然见证着一个特色产业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发展、从单一生产到全产业链的华丽蜕变。

  丹凤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属亚热带半湿润与暖温带季风性气候的过渡带,境内蟒岭、流岭、鹘岭山岭连绵,河谷纵横,层峦叠嶂,森林覆盖率70.8%。而峦庄镇作为全县天麻核心产区,更具“先天优势”,平均海拔800—1600米,镇域森林覆盖率超85%,微酸性土壤富含有机质,气候温润且雨量充沛,各项自然指标完美契合天麻生长需求,成为名副其实的“天麻最佳适生区”。这份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为产业发展筑牢了最坚实的根基。好禀赋需好政策激活。近年来,丹凤县将天麻产业作为重点特色产业,构建起“县级统筹、部门联动、镇村落实”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县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实施2025年新型经营主体奖补项目的通知》,明确将天麻产业列为重点支持方向;县林业局整合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通过林下经济项目和产业补助精准赋能;县委、县政府更将天麻产业园农文旅融合示范园纳入县级重点项目清单,全程跟踪推进。资金保障方面,峦庄镇创新推行“集体资产入股+企业保底运营”模式,整合2380万元集体经济资金投入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让全镇11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均超20万元,其中2个村更突破40万元,实现了集体与产业的“双向赋能”。强有力的政策与资金支撑,让天麻产业驶上发展“快车道”,2025年,丹凤天麻成功获评农业农村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价值实现质的飞跃。

  从“好产品”到“大产业”,关键在延链补链强链。丹凤县以峦庄镇为核心,建成规模化天麻产业园,规划“两中心、两车间、两基地、五区”的完整功能布局,实现从菌种研发到产品销售的全流程覆盖。

  产业园与商洛学院共建研发平台,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王秋颖专家团队,成功培育出“蟒岭红”优质天麻品种,年产系列菌种2000万袋,从源头保障品质与产量;零代种子培育基地、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等平台,更让“科学种植”理念扎根田间地头。加工环节同样“精打细算”,园区建成固体菌种、液体菌种、吹塑吹瓶以及天麻初加工车间、天麻挂面等多条生产线,配备年加工500吨天麻超细精粉的专业设备,开发出天麻预制菜、冻干粉、蜜饯等15款深加工产品,让天麻附加值提升300%。园区还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打造“云溪里”康养民宿集群,创新推出“天麻宴”特色菜品,构建集餐饮、康养、旅游于一体的消费场景,年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实现农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产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让群众共享成果。峦庄镇通过“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效带动6000多名群众参与天麻产业发展。镇上特别注重对脱贫户和监测帮扶对象的扶持,鼓励1473户脱贫户通过发展天麻产业实现稳定增收,户均年增收6000元。

  据了解,2025年,丹凤全县天麻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鲜天麻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亿元,带动130多家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2万多户农户在天麻产业中获益。作为丹凤天麻主产区的峦庄镇良种天麻产业园,累计向1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1357万元。更值得一提的是,峦庄经验已形成辐射效应,成功推广至4个省28个县,惠及20多万户农户。

  如今,投资3200万元的天麻交易市场即将投入运营,为天麻产品搭建起更广阔的流通平台。峦庄镇锚定“更高层次发展”目标,计划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条,打造以中医药特色为主题的康养综合体,推动天麻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从最初的“一粒麻”到如今的“20亿大产业”,峦庄镇用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更为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