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郭乾琪)为全力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近期,商州区立足全区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围绕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短板和防控重点,高位部署、强化措施,凝聚合力、集中攻坚,多举措推动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狠抓扬尘污染治理。持续加强对建筑工地扬尘监测和建筑施工扬尘管控,严格落实相关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停工整改。加强主城区主次干道及主要入城道路保洁和扬尘管控,开展绿化带保洁清洗,及时补栽绿化带绿植,减少黄土裸露。加大柴油货车整治力度,突出夜间时段,以渣土车、重型柴油货车为重点,严查不按规定路线、时段拉运和冒尖装载、沿途抛撒等违规行为。
开展机动车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无标车、黄标车限行要求,加大市区冒黑烟车辆查处力度,加快老旧机动车淘汰进度,切实抓好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抓好渣土运输污染治理,坚决杜绝渣土车带泥上路和工地扬尘等现象,确保规范运营、密闭运输。
强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加强对商洛电厂、陕西锌业等重点工业企业环保监督,加强技改升级,进一步降低污染排放。加强中心城区餐饮经营单位排查,监督餐饮企业、烧烤摊点和出店经营商铺门店油烟收集处理设备运行情况,做到餐饮经营单位油烟必经处理才可排放。抓好油品质量管理,重点查处各类加油站点销售不达标油品的行为,检查整治油气回收治理设施不完善或不能正常运行的违规行为。
推动落实禁燃禁烧。严格落实区镇村三级网格责任,综合运用“人防+技防”手段,加强露天焚烧监管,依法严查重处违规焚烧秸秆行为。严格执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对违法销售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严格落实禁售禁燃管控措施,禁止高污染燃料在禁燃区内销售、使用,对违规销售散煤企业和中心城区露天烧炭(柴)行为,依法严惩重处。同时,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提醒督促企业落实减排措施,指导群众做好相应防护,全力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本报讯 (通讯员 陈可鑫)今年以来,商南县多措并举抓管控、促利用,不断增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能力,全力治理塑料污染,切实保护秦岭生态环境。
商南县严抓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制定印发了《商南县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范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在过风楼镇、赵川镇等多个废品回收站建立农膜定点回收站,给予每个站点5000元补助,鼓励带动经营户参与回收废旧农膜;在富水镇桑树村、青山镇马蹄店村分别设置2个残膜监测点位,进行农业残膜常态化、制度化监测与评价,逐步建立了城乡农膜回收再利用体系。同时,推进快递行业绿色转型,引导邮政、顺丰等快递企业探索塑料废弃物回收模式,落实绿色采购要求,统一使用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以及窄幅胶带,并在相关业务站点设立快递包装回收箱,有偿回收、重复利用塑料包装,提高塑料资源化水平。
为不断探索减塑综合利用途径,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商南天和泥浆有限公司建立了“哎回收”废弃物回收平台,积极探索塑料、废旧纺织品等废弃物循环利用途径,筹备研发废旧塑料、废旧纺织品生产新型纤维复合材料手提袋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将转化和利用10万吨废旧塑料及废旧纺织品,不仅能让各类废弃物物尽其用、化作珍宝,还能实现塑料制品减量化。同时,商南县持续强化治理塑料污染宣传,通过户外LED屏播放短视频、拉横幅、分发宣传册等方式引导公众树立环保意识,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多使用环保制品,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