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全力以赴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通过夯实基层基础、深化“五治”融合、动员力量下沉、强化减负赋能等措施,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商南县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制定《商南县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落实“四个一”包抓机制,推动25个村(社区)党支部提档升级、60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提升,为2600余名振兴头雁充电赋能,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导镇(街道)、村(社区)完善“一册四会”,落实“村级议事协商”“四议两公开”等机制,扎实开展“八五”普法,128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遴选乡村“法律明白人”364名。建立“鹿城金点子”人民建议征集平台,征集办理意见建议30条。深化“五个到一线”活动,落实“三级书记”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梳理留守群众就业、小区充电桩建设等民生实事22项,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34件。健全“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治理体系,选聘网格员3461人,确立党员中心户1231户,充分发挥网格作用,排查隐患26处,制止违规用火12起。健全村(社区)“两单两图”,制定村(社区)“三项清单”,明确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20项,解散不必要的工作群198个,整顿“滥挂牌”85个。开展借调干部专项清理,严格督检考计划和备案管理,将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实地考核与述职考核相结合,县级层面会议数量同比减少30%,县级考核指标同比减少20%。
商南县深入推行“六化”治理模式,大力建设“云端”上的党群服务中心,扎实推进“红色物业”创建,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和“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流程,建立县、部门和镇(街道)、村(社区)“一把手”挂帅的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推进机制。加快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落实好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坚持“减负”“赋能”双向发力,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