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法院金丝峡法庭扎实推进“一法庭一特色”建设回眸
本报通讯员 任丹江 何衍鑫
在秦岭南麓的国家5A级景区金丝大峡谷河畔,坐落着一个风光旖旎、古香古色的小镇——金丝峡镇,邻街的高速路口旁,金丝峡法庭犹如一道亮丽的法治“枫”景线,把基层的司法服务送到峡谷的每一处角落。
金丝峡法庭系商南县法院的派出机构,管辖过风楼、金丝峡两镇,共24个行政村(社区),人口4.9万人。由于管辖面积较大,群众居住分散,为方便群众诉讼,法庭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一法庭一特色”建设,探索运用“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保障”三阶递进解纷模式,既高效快捷,又便利群众,有力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为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贡献司法力量。2024年以来,受理旅游、婚姻家庭、交通事故等纠纷335件,结案308件,其中,调解108件,调解率35%,诉前委派调解73件,调解成功35件,力促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按下诉前“快捷键”构建风险预警“缓冲带”
“没想到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下事情总算有了结果。”3月31日,法庭运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高效调处一起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并督促当事人履行了30万元赔偿款。拿到赔偿款的受害者家属喜极而泣。
今年2月的一天,受雇于肖某的刘某在驾车作业时,铲车突发侧翻,致刘某当场身亡。刘某家属与肖某就赔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事发后,镇、村两级特邀调解员率先行动,但因双方矛盾尖锐,致使调解一度陷入僵局。随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反馈至法庭。法庭负责人朱玲玲了解情况后,依法就双方争议的责任大小明确予以划分,并从情理角度引导双方弥合嫌隙。本着让逝者安息的愿景,在镇村调解组织与人民法庭的努力下,双方终达成一次性赔偿30万元的协议。
然而,尚未兑现权益的协议就是一张“白纸”。“对方会主动履行吗?”“如果人跑了找不到怎么办?”刘某的家属依旧愁容满面,顾虑重重。对此,法庭又及时向双方释明可进行司法确认,为调解协议加上了“安全锁”。
有了司法确认裁定的“加持”,隔天肖某便履行了协议内容。至此,该起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金丝峡法庭立足山区司法实践,深耕司法服务的广度与温度,定期为辖区人民调解员、社区干部等开展专业培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以案释法,培育了一大批“法律明白人”。同时,前置性指导各类特邀调解员,按照“纠纷排查+先行化解+合力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思路,力争“问题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目前,已举办专项培训4场次,指导签订调解协议16份,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用好诉中“解码器”借力借智架起“连心桥”
“朱法官,这面锦旗是我的心意,感谢你和法庭干警帮我讨回公道,拿到救命钱!”4月7日,当事人王某及其父亲来到法庭,执意将一面写着“秉公执法扬正气 廉洁奉公守初心”字样的锦旗送给朱玲玲。
王某是一起保险合同纠纷的原告,对于自身健康的长远规划,他在被告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重大疾病险。去年8月,王某罹患了交界性肿瘤。待手术治疗病情稍稳,王某已向保险公司提交理赔申请,希望通过理赔缓解后续治疗经济压力。然而,对方以该疾病不属于条款约定的恶性肿瘤为由,拒绝支付24万元赔偿金。今年3月,无奈的王某诉诸法庭。
“案件的争议焦点为王某所患疾病是否属于保险条款约定的恶性肿瘤。”朱玲玲解释说,双方对此各执一词,且保险公司不同意调解,致使案件一度陷入胶着。
一边是复杂棘手的专业问题有待定论,一边是急于拿到理赔款治病的当事人,如何找到平衡点、突破点,朱玲玲思前想后,从3个关键维度抽丝剥茧,促使矛盾化解出现转机。
首先,仔细审阅原告提交的病历、保险合同等关键证据,精准核实病情与投保详情,朱玲玲发现,保险公司在合同条款中未明确将交界性肿瘤排除在恶性肿瘤范畴外。接着,借智借力,她主动咨询肿瘤疾病领域专家,专家凭借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明确指出交界性肿瘤属于恶性肿瘤中的低度恶性肿瘤,为案件定性提供有力保证。最后,及时下判,由保险公司向王某支付24万元赔偿款。经判后释疑,保险公司服判息诉,王某很快拿到了理赔款。
这是金丝峡法庭建立多元解纷调处机制,针对不同纠纷,灵活协调专家库、司法行政、土管等部门,精准高效解纷的生动缩影。同时,法庭充分运用“云审判”“掌上法庭”等信息化手段,借助线上审查、电子送达,大幅压缩办案时限;在出具司法裁判的同时,一并送达《自动履行告知书》,积极开展督促回访工作,坚决把当事人胜诉权益变为“真金白银”。
拧紧诉后“责任阀”化解“游”愁筑牢“保障墙”
金丝大峡谷是陕南地区唯一一家5A级景区,峡谷环境优美、风光秀丽,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旅游。如何更好保障广大游客权益、护航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金丝峡法庭依托地缘优势,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设立旅游巡回审判点,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2023年4月,外地游客王先生在景区旅游时不慎受伤,因赔偿事宜未能与旅游公司达成一致意见。法庭得知情况,引导双方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及时化解纷争,并从情、理、法角度释明误工费、后续治疗费等责任划分,逐一消除王先生的“游”愁。金丝峡法庭开通旅游纠纷“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相关案件,护航文旅企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
今年3月,金丝峡法庭借助“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文艺活动契机,在帮扶村金丝峡镇马家坪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庭+普法”宣传活动。同时,利用“4·20秦岭卫士行动日”、旅游节等节点,进行生态保护宣传,深入景区开展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务,常态化巡回审理旅游纠纷,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增强游客的法律意识和景区依法经营观念,制发司法建议和风险提示,持续提升旅游行业管理水平。2024年以来,辖区涉旅游行业诉讼纠纷大幅下降,游客满意度和旅游体验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