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山阳县

中村镇 滑子菇产销两旺

2024-11-12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张 英

  村民分拣滑子菇

  11月4日,记者走进山阳县中村镇沟口社区罗家坪滑子菇产业基地,一幅繁忙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因今年“7·29”强降雨留下的痕迹依稀可见,但大棚外机械的“嗡嗡”声不绝于耳,大棚里的村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忙着采摘滑子菇。一筐筐新鲜的滑子菇经过分拣、包装、装箱等环节,即将发往河南、河北等地。

  “这是灾后第一茬菇,大棚里的滑子菇长势喜人,今年收成不错。”沟口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建军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他的信心和干劲鼓舞了在场的群众。

  张建军透露,今年7月的洪灾对中村镇造成了严重破坏,部分道路损毁、房屋倒塌,尤其是沟口社区滑子菇产业遭受重创,43个大棚一夜之间被摧毁,经济损失达600多万元。

  面对被破坏的大棚和菌棒,张建军心痛不已。然而,洪灾并未让张建军气馁。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和社区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清理淤泥、平整土地、修建河堤、维修设备,为重建大棚做好了前期准备,并迅速建成了产业办公区和生活区。

  “看到社区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大棚逐渐建起,菌棒即将生产,产业逐步恢复,这一切的努力都显得非常值得。”沟口社区干部张靖感慨地说。

  为了购买菌棒、水泵、发电机等生产设备,张建军四处贷款筹措资金,在灾后仅存的几个大棚里重新开始了70多万袋菌棒的培育工作。通过技术人员的定时通风和温度调节,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勤努力,滑子菇终于迎来了重生。目前,沟口社区的滑子菇已销售40吨、收入约40万元。

  “为了确保滑子菇的品质,我们新建了菌棒加工厂,购置了灭菌机和拌料机,实现了从菌棒培育、技术指导到统一销售的一体化管理,为产业规模的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张建军说。

  灾害并未击垮他们,反而坚定了大家发展的决心。在沟口社区滑子菇产业的带动下,中村镇土桥村整合了村上资源,9月份引进了12万袋菌棒投入生产。目前,滑子菇已产出6500公斤、收入3万多元。

  近年来,中村镇坚持“党建+产业发展”的模式,不断巩固乡村振兴的根基,成立了食用菌产业联合党支部,通过组织引领、会商调度、技术培训、示范创建、拉练比拼等措施,稳步拓展工作范围、促进村强民富。这不仅促进了镇辖区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高坝店、板岩等周边镇村2000多农户稳步增收致富。

  “我们将食用菌产业有效整合,将分散的个体经营转变为集体管理,将征地难、种植难、技术难的问题转变为群策群力、集中攻坚,实现了资源聚集在产业链、收入增加在产业链、群众富裕在产业链的发展新路径。”中村镇党委书记张雄伟说。

  • 相关阅读
  • 山阳筑牢森林防火屏障

      本报讯 (通讯员 贾 财)今年以来,山阳县以深化做实林长制为抓手,建立实行“林长+森林防火”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县、镇、村三级林长“巡、盯、管、督”职责,筑牢森林防火屏障。   山阳县深入开展“林长履职能力提升年”...

    时间:11-11
  • 山阳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

      本报讯 (通讯员 王 盼)今年以来,山阳县坚持突出重点、多元共治,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山阳县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

    时间:11-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