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从严从实、晋位争先”系列报道之二
盛夏的柞水,群山环绕,碧波荡漾,不论是美景如画的村庄,还是辛勤劳作的地头,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映衬着群众一张张的笑脸,把一幅幅新村画卷装点得更为美丽生动……
“如今政策就是好,干部进村勤了,办的事情实了,我们得的实惠多了。”老杨背着一篓小鸡喜滋滋地说。日前,柞水县委宣传部为包扶的下梁镇新合村送去1万只鸡雏,帮助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把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的好作风落实到结对帮扶中。
今年以来,柞水县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严”的措施、“实”的作风巩固延展群众路线教育成果,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转作风、破难题,让干部得锻炼、群众得实惠。
善于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柞水县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专题党课、深入调研、研讨交流等形式,多渠道找准找实干部作风和整改工作中存在问题。精讲党课“点”问题。“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领导干部讲党课启动开局,所有县级领导紧扣“三严三实”要求,深入了解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状况,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点出领导干部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教育实践活动中整改不到位的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反面案例,以及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到“三个讲清楚”,让干部明白“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容、“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落实“三严三实”的实践要求和努力方向,使讲党课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激发自觉的过程。深入调研“找”问题。立足于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十三五”规划编制,确定了“城乡统筹发展”“旅游提档升级”“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等30个重点调研课题,全体县级领导干部深入单位、企业、镇、村(社区),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深度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认真细致调查分析,形成调研报告35份,做到思之在先、谋之在前,为专题研讨打好基础。研讨交流“摆”问题。对照中央提出的三个专题11个问题、省委提出的“九个查一查”和市委提出的“六解决六增强”及县委要求,深入思考、对号入座,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结合个人成长进步经历,把“不严不实”的问题找准找全,把整改措施找对找实,既看清共性问题、也找出个性问题,做到边查边改、即知即改。
服务好群众关键在于解决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的农村环境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该县以治理脏乱差为目标,探索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农村环卫管理体系,组建农村环卫保洁队伍,投入900万元专项资金,配置环卫基础设施,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密闭运输、全天保洁。“环境整治”这一问题落实到位,赢得了广大干群赞声一片,在问题整改清单上如期销号。
柞水县直面存在问题,制定有效措施,一件一件抓整改、一条一条促落实。在夯实责任上,认真落实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制定整改责任书,由县委主要领导审核把关、签字审定,县直部门和镇办指导组负责专题教育整改落实进展、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抓好问题整改的责任落实和督促检查,推进整改落实深入开展。在督查跟进上,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开门整改,对各级领导干部“不严不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出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以知促行、以行促改。在聚焦整改上,突出重点,从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和危害,做到一项一项深剖析、一条一条找原因、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定措施,对准焦距抓整改,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发布整改落实动态信息,通过跟踪问效、严肃问责等方式,督促“不严不实”问题的整改落实,狠刹问题死角和盲区。截至目前,全县举办干部培训班2期;县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围绕“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专题开展研讨交流4场次;县级领导指导工作责任区专题研讨36场次,县直部门开展专题研讨103场次、镇办开展专题研讨10场次;梳理“不严不实”问题288个,整改到位146个,其余正在逐步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