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街道办党工委书记 汪裕仓
西街是历年来县委政府的一块心病,西街过去是商南最繁华的商业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的伤疤,西街不改造一是影响了商南的城市品位的提升,二是西街年老破旧、危房众多、交通拥挤、没有消防通道,表面看是城中心,实际是环境脏乱差的大杂院,安全隐患大、群众怨声大,历年来县委政府的领导想把西街改造掉,想把商南人民的这件大事办好,今年县委政府领导借助国家棚改政策,下大力气、下决心要把西街改造出来,作为商南旅游的一个支撑项目,成为商南旅游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县委政府把西街棚户区改造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和提升城市品位项目,作为壮大旅游和提升商南城市形象这样一张名片,势必会惠及千家万户。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尽管责任重大,我个认为使命光荣。
遇到的困难:一是人的思想认识参差不齐,有部分群众对拆迁不理解。认为他住在这个旧房子,是老父亲老母亲留下来的,房子虽然不好但是住习惯了,不想住楼房。认为在商南有一块这样的地皮很满足,是留给后辈子孙的祖业;有部分单家独院的,习惯了一楼做生意楼上居住,日子过得舒心且安逸,拆掉认为是一个损失。二是资金压力大。目前拆迁需要近十个亿的资金。
采取措施:一是做思想工作。在县、镇、村、组形成统一思想,制定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让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党员进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党员干部提前带头签协议,起表率作用。二是想百姓之所想。我们重点解决的是困难户及弱势群体,已经把230户贫困户安置在东畈小区廉租房内。为了打消人们的后顾之忧,就把这些老人领到雅都花园、朝阳新苑等地方,让他们看看现在的人享受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当看到人家房子里一尘不染、井井有条,没有苍蝇、没有老鼠,吃的东西干干净净时,他们的心就舒展开了。三是做 “钉子户”工作。一些“钉子户”认为补偿太低,不愿搬迁,工作队人员耐心的跑到他们工作的地方跟他们讲道理,一趟不行就两趟。四是重金奖励。在9月16号之前签订协议可以拿到百分之十的奖励;在9月27号签订协议的只有百分之三的奖励;9月27号以后就没有奖励。政策出台具有严肃性,是受法律保护的。五是按原则办事。坚持阳光拆迁,不优亲厚友,不弄虚作假,不在难缠户面前让步,困难户面前绝不少给,钉子户决不让其占便宜,时刻接受群众监督,在公平公正合理的情况下“阳光拆迁”是保证这次拆迁顺利推进的有效法宝。
目前进展情况:因为我们的基础工作做得很扎实所以达到了拆迁率近百分百的效果。民情问卷显示:有百分之五的人在棚改过程中是利益受损者、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态度是“改也行,不改也中”、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对这个事情是持怀疑的态度,但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在这个事情上是积极的态度。根据“民情”民意调研,制定方案的时候要分了几个层次,一是对土坯房的价钱给的高;二是楼房和土坯房补偿的价格悬殊很低;三是采取依法合情合理的办法对小产权和违法建筑进行解决,对违法建筑只补偿90%,小产权开发只补偿70%。四是成立了200多人坚强有力的工作队,工作队队长都是乡镇回来待岗的乡镇干部组成,目标明确,责任明确。五是村组干部工作扎实,敢和歪风邪气作斗争,敢和地方一些不讲理的群众不讲情面,敢把困难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基层组织工作做得扎实,发挥了坚强有力的堡垒作用。
面临这样一个大好形势和历史机遇,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信心百倍,棚户区改造实际就是“三步曲”,第一步是征地拆迁,第二步是规划建设,第三部曲是后续管理。在整体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社会上也形成了很好的反响,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走好了第一步。第二步围绕县委政府的规划蓝图,进一步在施工工程中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必须做好村组干部、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坚定不移的为棚改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第三步是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形成人力、财力、物力、经济力的中心,围绕这件事配合县上进一步的把基础设施配套好,公共服务配套好,社区管理好,使这些人在这里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高品位的环境,使他们有宜居的环境和住所,还要有很好的就业机会,把住在这里的人不仅要管理好还要服务好,把凝聚城市力量的新名片打造的更亮、更具有生命力、更具有朝气。 (胡荣荣、孙梦萍根据专访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