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骆昭君) 近年来,柞水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主线,以党建领航作用促进村级发展。以"提高两力上水平,创先争优建强县"为载体,以"村级晋档、创先争优、评优树模"为目标,不断寻求共富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发挥"能人效应",带动农民增收。今年年初,该县拿出了一定的资金奖励了1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激励他们更好的发挥其"领头雁"作用,也促使更多的农村能人显现出来。这一批能人是农村工作的排头兵,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使广大农民中形成了一种"比、赶、超"的氛围。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推行"党员联系帮扶"的共富模式。2011年,全县发展养殖大场户达338户,其中,养猪大户98户、养牛大户12户、养羊大户46户、养禽大户182户,这些大户的致富做法和经验让更多农民积极效仿,该县的养殖业逐步走上规模化和标准化。今年上半年,全县发展了万头养猪场10个、50万只肉鸡养殖基地1个,新增特色养殖场6个,发展畜禽养殖专业村6个、规模养殖小区28个。
----实施"强村带动弱村",实现双联双建。在各农村中推行"双联双建"、"公司+基地+农户"的共富模式。促进强村与弱村间的组织联建、资源联享、产业连抓、环境联治、治安联创。按照各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经济等方面发展水平的高低将全县120个村分为两大类,实行"一对一"联系制度,由发展稍快的村帮扶稍微落后一点的村,在实际工作中,互相联系、共同建设。从而形成互帮、互学、共创、共建的氛围。今年,该县在继续促进5个巩固村发展的同时,又确立了7个推进村,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共创共建"的原则,推进各村均衡发展。
----评选"星级支部、星级党员",促进创先争优。全县共有120个农村支部,3791名农村党员,该县每年都会从这些支部和党员中评选出一批星级党支部和星级党员。主要分为六大类:扶贫帮困党支部(党员)、计划生育党支部(党员)、社会维稳党支部(党员)、带民致富党支部(党员)、代理服务党支部(党员)、学习创新党支部(党员)。并予以表彰奖励,从而在全县农村中形成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