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朱鸿雁 石从刚 谭显根 陈风军)日前,镇安县6名私营企业老总捐助1.1万元,向11名贫困老党员送去了慰问金,向31名党员送去了价值近5000元的纪念品。这是镇安县工商界人士致富思源,回馈社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镇安县以工商联工作为抓手,以非公经济发展为目标,坚持“政治上放心、政策上放开、发展上放手”的方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调控协调、部门全力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使非公有制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镇安县以解放思想为平台,积极动员和带领全县广大群众投身全民创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实践中来。县上在项目建设、市场准入等方面一视同仁,在财税政策上予以优惠,在信用担保融资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工作措施上全面推动。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意义和战略目标,宣传具有示范作用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为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从科技、人才、信息、信用、中介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积极采取措施,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大力倡导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大力落实相关政策,营造亲商兴商安商富商环境,切实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到目前,已建成聚秀山庄、金源酒店等中高档住宿餐饮服务企业和家福乐、客都等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农家乐185户,发展私营企业400家、个体工商户9180户。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9.2%,成为全县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截至2011年6月底,新增私营企业39户、个体户604户。
丹心向着党举旗为民谋
近年来,镇安县通过多种形式认真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搞好政治理论学习,引导他们把自身企业发展同全县中心任务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和谐企业,为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开展“双思”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对社会贡献大,发展前景好,自身实力强,遵纪守法讲诚信的部分个人会员、企业会员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对表现出色社会影响力大的会员,推荐考察为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被相关部门聘请为执法、执纪监督员、监察员。重视发挥会员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帮助他们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搞调查研究,撰写议案、提案,通过人代会、政协会等途径积极参政议政,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据统计,2007年-2010年县工商联会员中的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交议案和提案89份,经审查大部分被立案,问题得到了解决;参加有关部门召开的评议会、座谈会、视察调研等活动28次,收到调研报告、意见建议48份、226条。他们还在非公企业的235名党员中深入开展“一个支部一面旗、一个党员一颗星”活动,党员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235个,开展技术革新项目39个,做好事实事242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69件。
致富思源泉惠民溢光彩
镇安县广泛团结县内外工商经济界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诚实守信”、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会员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再就业工程、光彩事业、慈善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尤其是今年县委号召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实施“感恩行动”,为镇安富民强县、突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镇安县结合不同时期的形势和重大事件,广泛倡议,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2008年广大会员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募捐者1375人,募捐现金57万余元。2009年,西安市镇安创业者协会组织会员捐款11.2万元,用于解决修缮茅坪回族镇阳山观、西口回族镇三个清真寺资金短缺的问题。2010年,会员企业慷慨解囊资助贫困学生78名,捐资15.8万元。去年以来,陕西龙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支持西口回族镇程家川民族和谐小区建设,为岭沟村村民活动室建设捐赠水泥30吨,为岭沟贡米产业发展投资4万元,并承诺三年内扶持投入不少于5万元。民营企业家吴仕民、何昌智、邓远辉、张吉友、王波向米粮镇东山村捐款5万多元修筑通村公路。今年3月县政协委员中的工商界委员向患白血病的石小雨捐款3万元。年过七旬的工商联副主席江近仁十几年如一日为镇安贫困大学生奔走呼号募捐资金,企业家徐荣娥、刘全昌、王小锳、杨长江、张杰、张世德、李德成、程祥富、彭文贵、靳厚政、王宇朗、纪大银、曹相文、吴相芝、张双金、蔡家能、张青文等人积极响应,他们的义举深得栗乡人民的爱戴。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以来,全县工商联会员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共向全县各类学校捐资69万余元,帮扶资助失学、贫困学生527名,新增就业岗位510多个,安置下岗职工71名,抗洪救灾、扶贫帮困、抚养孤寡、建桥修路、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674.8万元,为新农村建设投资4225万元,有效推动了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和赞誉。
编后:非公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国人有目共睹,党和国家一直强调要重视并支持非公经济发展,但在现实中,非公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譬如融资难、市场准入受限制、政治上缺少关怀等。因此,促非公经济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在政治上关心、政策上支持非公经济人士,使非公经济能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