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棣花古街是一定热闹过的,那时两边的百姓共进一街,你呼我唤,背米而来,携菜而归;又共进一庙,烧香磕头,求神显灵,祈祷丰登。走在街上大家还知晓这边的杂铺属金国,那边的茶店归宋朝,而进到庙里人们便聚合起来,忘我地拜倒在二郎神的膝下,又是作揖又是磕头,返身回乡又放声山歌。
好个其情也融,其景也美矣。
后来宋金合一了,棣花镇的作用反而日渐式微了,逐渐演变成商洛山里一个普通的古镇,曾经的繁华边城也成了久远的记忆了。但这个记忆在棣花镇顽强地存留下来,一有机会便要表现一番,以至到了清代人们渴望“复古”的想法已难以抑制,便在土地庙里的“绿殿”旁又建了一个“黄殿”,还在两殿中间竖起一块纪念宋金街的石碑,算是把棣花古镇的故事演绎到家了。
但是人们这个善良的愿望并没能应验,棣花镇还是在一天天萎缩,几乎萎缩成商洛山坳里毫无特色的村落了。终于到了二十一世纪,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小镇,开始谋划着宋金边城的复兴。终于在今年春季,这里的百姓又把宋金街修葺一新,渴望浓重展示八百年前的模样,还营造出一个三千亩的棣花园和典雅的书院,使历史和现实在这里紧紧拥抱。繁花簇拥古木,新瓦笑抚老屋。新古镇开张当天,可谓人山人海,把棣花人准备了一季的鸡蛋、挂面都吃光了,人潮退去光清理的垃圾就运了十几卡车。今天的棣花人是幸福的,他们有繁华的记忆,必然会有如梦的未来。
这棣花镇真是神妙啊,完全可以凭此做篇大文章的。我卖弄地把想法告诉商洛的朋友,他们竟然早已动了脑筋,要以此为中心打造一个商于古道景区来,吸引人们到这里来探询棣花镇的古韵新风,也探寻平凹成长为作家的秘密。
2014年11月4日于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