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一个村庄的记忆

一个村庄的记忆

2015-07-07 08:53:0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路遇两个老人,正挖了洋芋回家。说明来意,老人便毫不吝啬地对我们讲起了这个村子的事。石灰岔在过去有“马家场”之称,相传汉高祖刘邦入关中西取咸阳时,一路兵马在此扎营,整修士兵,训练战马,补给粮草,后从马地沟翻山进入秦岭铺,翻过秦岭经牧护关过蓝桥至灞桥。“我也是听上辈人说的,这里很有历史呢,只不过现在石灰岔已经没有了,改名小商塬了。”老人叹息着说道。
  辞谢了老人,继续往进走,越发发现了石灰岔的美,这是与城市里的灯火辉煌不同的美,也是与一些自然景点不同的美,这种美不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能直通人的心灵深处,是一种无法拒绝的停留,也是一种无法用词语来描述的美好。相信这种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多时就会成为户外爱好者的天堂。
  只是,在欣赏景色之余,总会看到一些封锁的门和长满杂草的庭院。为什么要搬出去啊,这个地方多美呢,心底传来一种声音,虽然答案也知晓。那门口贴着的仍完整的大红对联在诉说着外出者对家乡的不舍和眷恋,那尚未修到家门口的公路似乎在诉说着石灰岔人心中的无奈和盼望。
  难觅年轻人身影
  亲自感受一番,就会给石灰岔送上四个字,世外桃源。的确,这里的山水,这里的草木,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相得益彰,俨然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这里却缺乏年轻人的身影,也缺乏了生气。
  今年40多岁的马君仓是留在村里的两个年轻人之一,也是石灰岔的村主任。下午两点多,太阳火辣辣地照在田间地头,虽然老母亲早已将午饭做好,他却还在包谷地里挖洋芋,直到家里来了客人,他才放下手中的活,回到家里边吃饭边和记者闲聊了起来。“村里原来有500多口人,现在不到40口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都不愿意留下……”说起这些,他显得有些无奈。然而一说起原来的热闹,他就不自觉地兴奋起来:“以前,村里一有人过事,光村里的人都能坐十几席,还不算帮忙的。”而如今,家里有事需要帮忙的,找个人都难,不是邻居们感情疏远了,而是距离远了,从西安回来一次太不容易了。
  村里有一条水泥路,然而并不能通向所有的小组。在村子的山脚下,水泥路断了,往上两个组的村民只能走一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的架子车路,多年未管护,再加上流水的冲击,路面参差不齐。听说这条架子车路也只能通到改名前的石灰岔四组,到达五组还需要爬上一个坡,其路面艰险,走得慢的需要一个小时。山脚下的村民在知晓我们要去五组时,纷纷劝说,上面已经空无一人了,去了也见不到什么。正当我们犹豫不决时,一个刚拉着一摩托车洋芋的人从山上下来,一番闲聊之后,他主动要求给我们当向导去石灰岔四组、五组。
  这位向导叫杨安平,他的家在石灰岔四组。40多岁的他多年来都在陕北油田打工,妻子在黑龙口镇租了一个房子照看孩子上学。由于常年在油田工作,杨安平看起来很结实,皮肤黝黑。他告诉记者,虽然常年在外,但是家里还是种了1亩多地,主要供自家吃。以前,杨安平都是在农忙季节回来帮忙收割庄稼,待几天之后又出去了。今年,油田上活少,工资低,正好这段时间是挖洋芋的季节,他干脆就辞职回来收洋芋了。他还打算过了这段时间,到西安的胡家庙菜市场找村里的老乡,重新干一份工作。
  杨安平,是我们进村后见到的第二个年轻人,年龄虽已40多岁,可比起剩下的六七十岁的老人来说,还是正干事业的时期。如今,村里很难觅到年轻人的身影,留下更多的是年轻人匆匆的脚步和老人们在田间地头劳作的身影。
  废弃的老屋
  沿着“之”字形的山路向上攀爬着,沿路除过美丽的山间景色外,都是废弃的土屋,猪圈、鸡笼,不少门前都长满了蒿草,与这景色极不相称。

  • 相关阅读
  • 连河村的养蚕人

    文/图 记者 马泽平王玉芬精心伺候着蚕宝宝村民采摘桑叶交售蚕茧,是蚕农忙碌又喜悦的时刻。  三夏时节,对于洛南县四皓街道办连河村在家养蚕的群众来说,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挖洋芋、收麦子、锄草、养蚕&he...

    时间:07-07
  • 柞水多举措推进营养餐改善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王 维)“五谷杂粮要吃够,一把青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牛奶水果天天有,每日锻炼更优秀”。这段顺口溜是近日在柞水县城关小学举行的“健康科学饮食、争做节约榜样&r...

    时间:07-07
  • “原始部落快乐行”走进洛南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程刚 任慧)近日,由西安半坡博物馆和洛南县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原始部落快乐行”和“史前工场”青少年体验活动在洛南县博物馆院内举行,该县西街小学260余名师生参与...

    时间:07-07
  • 柞水“四色”督查推进移民工作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徐启平 董 楠)2015年,柞水县为规范提升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水平,确保搬迁任务完成,重拳推出移民搬迁工作“四色”督查办法,目前这一督查办法已成为推进移民搬迁工作顺利开展、...

    时间:07-07
  • 退休老汉学剪纸

      记者 方方 肖云   一张红纸,在一把剪刀、一副刻刀的翻转、修剪下,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张精美绝伦的窗花,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鸟,一朵栩栩如生的山花。在大家惊叹郑静洲老人手艺时,他却连忙摆手,称剪纸只是自...

    时间:07-07
  • 柞水红岩寺镇紧扣时间节点加快移民搬迁进度

    今年以来,柞水县红岩寺镇把搞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作为一项惠民爱民、稳定民心的大事来抓,为确保按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红岩村幸福家园移民小区工程建设任务,红岩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扎实安排、多措并举加...

    时间:07-06
  • 让失地农民吃上“技能饭”

      为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今年以来,柞水县人社局启动信息调查、就业宣传、政策扶持、岗位推荐、资金扶持等五项目功能,多形式、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创业。  人社部门开展失业农民就业动态情况摸底,准...

    时间:07-06
  • 商州区夜村镇开展汛期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

      “村民朋友,不要慌,请按撤离路线指示方向跑,前方设有临时避险安置点。"7月3日,随着夜村镇李河滩村党支部书记孙庆红的喊声和地质灾害监测员李小陆急促的锣声,一场突发性崩塌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在夜村镇...

    时间:07-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