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一个村庄的记忆

一个村庄的记忆

2015-07-07 08:53:0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如今生活好了,但是对马元社来说,回忆起童年的时光,依然是那么开心:和同伴一起放羊,跑遍了沟沟岔岔,卯卯坎坎,坡坡梁梁;天热了,就在沟口的渠道里堵一个大水潭,还不等水淹没膝盖,几个伙计一块迫不及待地跳进浑水中,扑里扑腾地水花四溅;放学后,到河里摸小鱼。带回家,母亲把小鱼粘上面粉,在油锅里“呲啦”的一声煎炸,还不等鱼儿炸黄我就急着吃下肚;还有那,上树摘蛋柿、下地拔萝卜、黄瓜蔓下偷黄瓜,到苹果园里脱下裤子,把裤腿一扎装两兜果子搭拉在脖子上……这些都构成了马元社童年的记忆。
  然而欢乐总是短暂的,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大批年轻人已经走出了村子,走向大城市西安,尤其是到胡家庙蔬菜市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了,后来干脆全家都搬去了。几年下来,胡家庙几乎就是黑龙口人的聚集点,在市场三步就能碰到一个,五步就能遇到三个,主要是以贩菜为主。到九十年代后期,不仅仅是年轻人,许多中年人也大批量的进入西安市了,卖干果的、卖蔬菜的、收破烂的、干建筑的、打零工的,能挣钱的活就有人干,虽然苦点累点,但是每天有收入,也不比在家种地下的苦、受的累多,大家心里还是满足的。大人进城了,也带走了小孩,村里小学的孩子越来越少,小学也因没有老师而关门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如今村子里的学校,远远望去只剩下红色的砖瓦房,两颗翠绿的柳树从院子中伸出枝叶,高高的旗杆光秃秃地耸立在长满杂草的院子里,黯然失色的大铁门紧闭着,青青蒿草长满了台阶。
  即将消失的村庄
  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留下一帮老弱病残守家园。清明、过年是村子里最有生气的时候。伴随着鞭炮焰火,还有年轻人的欢声笑语,村庄里显得生机勃勃。如今,在村里,最显眼、最豪华的应该算是破败房屋后的墓碑了,这也似乎向外界展示着这里平日还有人回来。
  像我市大多数村庄一样,大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而石灰岔的年轻人也成了外出打工的主力,以打工收入补贴微薄的家庭经济,娶媳妇盖房。村民马进龙是村子里较早到西安贩菜的村民之一,以前租住在西安市十里铺村低矮狭小的民房中,骑着人力三轮,每天凌晨三四点到胡家庙市场批发蔬菜,拉运到永乐路市场零卖,无论春夏秋冬,风吹日晒,每天如此。尽管卖菜的地方与康复路只有一路之隔,但他不为那里火爆的商贸场面所动,每天自行其乐地拉菜卖菜,省吃俭用。一切的喜怒哀乐都在每晚数票子时。虽然辛苦,但是在他们看来,远比留在老家种地要强得多。
  如今,很多村民都已在外地安了家,但是户籍都还在石灰岔。采访中,杨安平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在外打工,也是迫不得已,迟早有一天,他们还要回到老家,落叶归根是他们大部分外出人的最朴实想法。今年年初,聚集回来的年轻人还在商量着,怎样把那条水泥路修到山顶,他们渴望政府的帮忙。
  马元社也说起了他的习惯,每天他都要通过上网关注家乡的变化,也会因家乡的荣誉而激动,因家乡的发展而自豪,他期望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离开村庄的时候,几个老人把我们送出很远。我知道他们对我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他们渴望子孙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而交通是他们顾忌的原因之一。夕阳西下,我们离石灰岔越来越远。不,现在已是小商塬了。但无论怎么改,那里仍旧是马元社和一群外出打工者热恋的家园,石灰岔的名字也一直在他们心中。

  • 相关阅读
  • 连河村的养蚕人

    文/图 记者 马泽平王玉芬精心伺候着蚕宝宝村民采摘桑叶交售蚕茧,是蚕农忙碌又喜悦的时刻。  三夏时节,对于洛南县四皓街道办连河村在家养蚕的群众来说,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挖洋芋、收麦子、锄草、养蚕&he...

    时间:07-07
  • 柞水多举措推进营养餐改善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王 维)“五谷杂粮要吃够,一把青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牛奶水果天天有,每日锻炼更优秀”。这段顺口溜是近日在柞水县城关小学举行的“健康科学饮食、争做节约榜样&r...

    时间:07-07
  • “原始部落快乐行”走进洛南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程刚 任慧)近日,由西安半坡博物馆和洛南县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原始部落快乐行”和“史前工场”青少年体验活动在洛南县博物馆院内举行,该县西街小学260余名师生参与...

    时间:07-07
  • 柞水“四色”督查推进移民工作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徐启平 董 楠)2015年,柞水县为规范提升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水平,确保搬迁任务完成,重拳推出移民搬迁工作“四色”督查办法,目前这一督查办法已成为推进移民搬迁工作顺利开展、...

    时间:07-07
  • 退休老汉学剪纸

      记者 方方 肖云   一张红纸,在一把剪刀、一副刻刀的翻转、修剪下,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张精美绝伦的窗花,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鸟,一朵栩栩如生的山花。在大家惊叹郑静洲老人手艺时,他却连忙摆手,称剪纸只是自...

    时间:07-07
  • 柞水红岩寺镇紧扣时间节点加快移民搬迁进度

    今年以来,柞水县红岩寺镇把搞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作为一项惠民爱民、稳定民心的大事来抓,为确保按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红岩村幸福家园移民小区工程建设任务,红岩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扎实安排、多措并举加...

    时间:07-06
  • 让失地农民吃上“技能饭”

      为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今年以来,柞水县人社局启动信息调查、就业宣传、政策扶持、岗位推荐、资金扶持等五项目功能,多形式、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创业。  人社部门开展失业农民就业动态情况摸底,准...

    时间:07-06
  • 商州区夜村镇开展汛期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

      “村民朋友,不要慌,请按撤离路线指示方向跑,前方设有临时避险安置点。"7月3日,随着夜村镇李河滩村党支部书记孙庆红的喊声和地质灾害监测员李小陆急促的锣声,一场突发性崩塌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在夜村镇...

    时间:07-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