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一个村庄的记忆

一个村庄的记忆

2015-07-07 08:53:0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在半山腰处,一座废弃的老屋门前,高大的核桃树下停放着一辆农用三轮车,已经是锈迹斑斑。杨安平指着车告诉记者,大约在2000年的时候,村里光农用三轮车都有21辆,每天车辆在沟里上上下下,热闹极了。看着破旧车辆,似乎又勾起了杨安平的记忆,他说,那时候,村里做生意的人较多,很多人都是开着车将村里的洋芋、核桃、柿子等农副产品往附近的集市上拉运、贩卖,还有一些村民将村里养的土猪往西安拉运。后来,因为交通不便和地理位置限制,这里的人即使很勤劳也无法改变村子闭塞和落后的面貌,渐渐地都出外打工,这些车也就闲置了,有些车主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回来了。
  大约40分钟后,我们终于爬上了坡,到了已经无人居住的五组。炎热的天气和崎岖的上坡路,使得我们爬上来时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可笑的是,额头上的汗连串掉落下来,同事竟以为是下雨了,抬头望望天,纳闷地说着怎么下雨了,一时间引得同行人直笑。笑过之余,我们开始观看眼前的景象。小路的左边是一大块平地,这块地面积不算小,大约七八亩,刚好在一个山凹里,如今的地还能看出村民们分的地畔,但已然是绿草丛生,这绿草也已有两尺高。荒地里有十几只羊正在吃草,地旁的石头上坐着一个驼背老人,悠闲地逗着一旁的小狗玩耍。见来了人,小狗便摇着尾巴迎了上来,这边闻一下,那边闻一下,像是在示好,又像在试探。在老人坐着的旁边,还有一个用木棍搭建起来的羊圈。
  老人叫杨凤良,是石灰岔四组人,今年63岁了,不知道是先天还是后天劳累造成的,老人的背驼得厉害。说起家里情况,老人叹了一声气:“哎,大儿子没成家,老小给人做上门女婿了,地方穷,说不下媳妇。”3年前,杨凤良老人花了200块钱买了一只母羊,经过3年多的繁殖,如今已经有19只了,这些构成了老人的全部家当。老人对待这些羊也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为了它们吃的更好,老人搬离了自己的家,来到了五组这块废弃的荒地附近。每天就是把这些羊赶到不远处的地里,让它们尽情地吃,老人则远远地看着他们。晚上,老人就住在身后的土屋里,房子的主人临走之前已经将钥匙交给了老人,让老人免费住的同时,顺便帮他看一下家。
  在这块平地的高处,可看到十几户废弃的房屋,有的房门紧锁,也有的房门敞开,里面已经空了。还有几处房屋被茂密的大树遮挡,房前用石头垒的庭院样貌依然。一条小溪从几家房前流下,小溪旁生长的野花上,飞舞着彩色的蝴蝶,让人分不出到底是破败还是生机。眼前,那放羊人红色的衣服,白色的羊群,绿色的草木,黄色的蝴蝶与这些废弃的房屋好似融在了一起,眼睛一眨间,居然那些房屋也变成了彩色,不再是破旧样了。
  记忆中的童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个破旧的小学里,十几个小孩用方言大声地朗诵着这首诗。学校是用土砌的,下雨天经常漏雨,地面也是坑坑洼洼,课桌是不称职的,连一个放书包的地方都没有,有些小孩则想办法把书包放在自己的脚上。课桌上放着只有指关节长的铅笔,孩子们也舍不得丢。那教室外的屋檐下,有一个大铃铛,每当老师一摇就是上下课了,同学们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都渴望着有一天能如老师一样摇那只铃铛……这是马元社关于童年的记忆,也是石灰岔留给他的记忆,这也只是家乡在他记忆中很微笑的一部分。
  马元社就出生在石灰岔五组,他是村里走出去的年轻人之一,村里的老人提起他都略显骄傲。“马元社在外地的一个政府单位上班,好像也是搞宣传的,写得一手好文章。”马君仓告诉我们。通过多方打听,我们联系到了马元社,他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童年和他心中的家乡。
  那时村里人总是吃不饱,每家的生活就靠勤奋的男人外出打工维持,灞河捞沙、贩菜、下煤矿、黄河滩收麦……所有能挣钱的都会去试着干。只不过那时,年轻人都不会在外面常呆,妇女、老幼也都在家里。村里人声鼎沸,鸡鸣狗叫,六畜兴旺,时常还有几个爱骂街的村妇为寂静的小山村开个骂仗会,为寂静的小山村增添几份热闹。

  • 相关阅读
  • 连河村的养蚕人

    文/图 记者 马泽平王玉芬精心伺候着蚕宝宝村民采摘桑叶交售蚕茧,是蚕农忙碌又喜悦的时刻。  三夏时节,对于洛南县四皓街道办连河村在家养蚕的群众来说,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挖洋芋、收麦子、锄草、养蚕&he...

    时间:07-07
  • 柞水多举措推进营养餐改善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王 维)“五谷杂粮要吃够,一把青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牛奶水果天天有,每日锻炼更优秀”。这段顺口溜是近日在柞水县城关小学举行的“健康科学饮食、争做节约榜样&r...

    时间:07-07
  • “原始部落快乐行”走进洛南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程刚 任慧)近日,由西安半坡博物馆和洛南县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原始部落快乐行”和“史前工场”青少年体验活动在洛南县博物馆院内举行,该县西街小学260余名师生参与...

    时间:07-07
  • 柞水“四色”督查推进移民工作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徐启平 董 楠)2015年,柞水县为规范提升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水平,确保搬迁任务完成,重拳推出移民搬迁工作“四色”督查办法,目前这一督查办法已成为推进移民搬迁工作顺利开展、...

    时间:07-07
  • 退休老汉学剪纸

      记者 方方 肖云   一张红纸,在一把剪刀、一副刻刀的翻转、修剪下,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张精美绝伦的窗花,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鸟,一朵栩栩如生的山花。在大家惊叹郑静洲老人手艺时,他却连忙摆手,称剪纸只是自...

    时间:07-07
  • 柞水红岩寺镇紧扣时间节点加快移民搬迁进度

    今年以来,柞水县红岩寺镇把搞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作为一项惠民爱民、稳定民心的大事来抓,为确保按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红岩村幸福家园移民小区工程建设任务,红岩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扎实安排、多措并举加...

    时间:07-06
  • 让失地农民吃上“技能饭”

      为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今年以来,柞水县人社局启动信息调查、就业宣传、政策扶持、岗位推荐、资金扶持等五项目功能,多形式、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创业。  人社部门开展失业农民就业动态情况摸底,准...

    时间:07-06
  • 商州区夜村镇开展汛期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

      “村民朋友,不要慌,请按撤离路线指示方向跑,前方设有临时避险安置点。"7月3日,随着夜村镇李河滩村党支部书记孙庆红的喊声和地质灾害监测员李小陆急促的锣声,一场突发性崩塌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在夜村镇...

    时间:07-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