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王尚锋 李小龙 杨 鑫

花农采摘万寿菊花,丰收的笑脸比花还美。

万寿菊花收购点

技术人员深入花海指导花农如何采摘菊花

人面菊花相映红
骄阳似火,菊花斗艳。盛夏时节,走进洛南县馒头山和四皓街办,随处可见婀娜多姿的万寿菊花屹立枝头,随风招展,花浪阵阵。远远望去,千万朵盛开的万寿菊就像一片金黄的花海。目前,2000多亩怒放的万寿菊花,已经成为洛南市民赏景怡情的“花园”,也成为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观赏、游玩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近年来,洛南县把万寿菊种植作为一项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产业来抓。目前,在该县四皓街办境内沿307省道两旁、洛南过境路至唐村沿路、城关街办唐村至商州北宽坪的蟒岭绿道以及城区馒头山上,全县栽植的2000多亩万寿菊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花农摘花忙
7月31日,似火的太阳烘烤着大地。记者一行来到洛南县馒头山上,放眼望去,绿色的玉米地、树木和桔黄色的万寿菊交相映衬,阶梯式从上向下次第展开,就像一副栩栩如生的美丽画卷,盛开的万寿菊花迎着艳阳争奇斗艳。
步入洛南县城关街道办事处馒头山下的村庄,阳光下,团团簇簇的万寿菊,远眺层林尽染、满目金黄;近观蝶舞蜂飞、花开喜人。期间,采花人穿梭于菊田中,以自己的辛劳正在装点这幅天然金菊工笔图。在馒头山村山沟里,近20名村民站在地里,戴着草帽或顶着湿毛巾,手提着蛇皮袋,手指灵活而快速地采摘着今年的第一茬花。蛇皮袋子装满了,肩膀扛起来放在小路边,再拿来另一蛇皮袋子又继续采摘,动作娴熟自然。
来自馒头山村一组的村民胡万治老人虽然戴着草帽,但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衬衫,如同水洗过一样贴在身上。胡万治老人介绍说,自己今年73岁,一家五口人,儿子儿媳在外打工,自己和老伴在家照顾孙子。这几天没啥事干,就来摘花。他说,摘一斤万寿菊花能挣一毛多钱,一天可以摘300多斤,可以挣三四十元钱,这样可以买些油盐酱醋,算是为家里挣些补贴。虽然说着话,但他的双手却一刻也没有停,不断地掠过眼前那株万寿菊,快速的摘下一朵朵菊花装进蛇皮袋里。
馒头山村支书朱三民正开着三轮车,把装成袋的万寿菊花运到村里,在那里,村民和来收购的人就地过称、记账、计算,然后又搬上大货车,这些环节完毕后,他又一次开着蹦蹦车行走在山间的羊肠小道上,赶着去沟垴装运另一地块的万寿菊。
在抽空休息的间隙,朱三民介绍说,全村共有1500亩地,今年种植万寿菊就有800亩。自己今年也种植了60亩万寿菊,现在已经到了采摘期。去年由于天气影响,最后只采摘了两茬,卖了24吨,可收入2.4万元。今年天气好,仅仅头茬就可以采摘24吨。这样下去,今年可以采摘六七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