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农收入高
每逢周末,在洛南县四皓街办抚龙湖社区,公路边绽放的万寿菊花形成的花海景观,吸引着远近的人们前来赏花、游玩,还有一对对新人前去拍摄婚纱照。
抚龙湖社区14组村民、75岁的樊长魁老人虽然头发花白,但说起话思路清晰。说起万寿菊,老人说他今年种植了7亩,与其他种植业相比,种植菊花收入高、好管理、投入相对较少。说起今年的收成,樊长魁算了一笔账,说按照最差收成计算,7亩地预计能收花1.4万斤左右,按照每斤鲜花5角计算,收入最低应该是7000元。而这7亩地如果种玉米的话,顶多每亩地收入七八百元。“花摘了就有加工厂的人现场来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也实在,种地踏实!”
抚龙湖社区14组组长何芳介绍说,在政府的号召下,龙湖社区群众今年种植了100多亩万寿菊。她自己也种植了10亩地的万寿菊。之所以选择种植万寿菊,是因为种植万寿菊风险小、劳动强度小、管理粗放,比玉米收益相对较高,政府还有补贴。
四皓街道办事处农牧综合服务干部李久山介绍说,万寿菊有耐干旱、易成活、好管理、虫害少、收益高、种植要求低等特性。其经济效益可观,万寿菊亩栽植在2000至2500株,产量在2000至2500公斤,天气好,加之管理得当的话,一株万寿菊最多可以产花一公斤,一公斤鲜菊花售价一元钱,一亩万寿菊花可卖2000至2500元钱,好的话可以达到亩产2500至3000公斤,收入更高,这比种植其他农作物的收入相对较高。
农民致富新途径
采摘的是金灿灿的花朵,收获的是满满的财富。
据介绍,万寿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既具有观赏性也具有较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其生长的花朵是天然叶黄素的主要原料,素有“软黄金”的美誉。叶黄素用途非常广泛,可用于饲料添加、食品着色剂、医药、保健品等行业。
万寿菊喜温暖,向阳,能耐早霜,耐半荫,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迅速,栽培容易,病虫害较少。一般种植万寿菊一亩的收入是玉米的2倍以上,且见效快、一般于移栽前40天左右育苗,花期可达3-4个月。“种植万寿菊是农民朋友致富的新途径。”据洛南县农业局干部樊军锋介绍,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农业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加快旅游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洛南县大力发展万寿菊种植,这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营造了景观效果,对带动乡村游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洛南县于2012年将万寿菊作为招商引资重大农业产业项目来推进,并于当年开始种植万寿菊。2012年以来,全县累计发展万寿菊5000亩,2015年就发展2000亩。今年政府还为花农每亩补贴500元。此举既可积极带动农民致富,又形成花海景观,促进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目前形成了馒头山、抚龙湖周边的花海景观。加之陕西永皓生物公司落户该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尖角村,公司年产5000吨的万寿菊烘干、粉碎、制粒生产线已经投产。县上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运行机制对种植户进行服务,实行订单生产。2015年种植约1200户,花农在逐年增加。2016年全县计划种植1万亩,预计实现产值2500万元。
赏花经济“潜力初现”
种植万寿菊,既有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由于万寿菊是景观农业建设中表现优良的景观经济作物,其观赏期长达80天,花期可从7月中旬一直观赏到“十一”假期,乃至霜降前夕,其产生的赏花经济潜力已出现。每逢周末和炎热的午后,团团簇簇的万寿菊成为洛南馒头山、四皓抚龙湖景区乡村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吸引着不少人前来避暑纳凉,游客们纷纷走进花地里赏景、拍照合影留念,徜徉在花的海洋中。利用景区,辐射带动周边的一些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