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夏秋两季到洛南欣赏万寿菊花海成为县内外游客的一种向往。万寿菊在帮助花农鼓起钱袋子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慢慢开启了种植和旅游并行的特色产业。就是在记者采访的当天,记者通过微信发布了一组拍摄洛南万寿菊的照片后,北京、西安一些朋友纷纷感叹商洛环境好,微信圈的朋友反应比较激烈。
产业有待深挖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品质好加上生产成本较低,使得云南万寿菊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如何在我市万寿菊起步发展的初期阶段,就在提高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这还有一些工作需要探索实践。
一位农业干部坦言,在万寿花育苗、移栽、开花、采摘期间,县、镇农科技术人员就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采摘注意事项,发放技术资料,手把手地教他们采摘万寿菊,这样降低了农民种植成本,增加村民收入。但我们农业部门掌握的万寿菊种植技术仍是通用技术,因此,还应在种植管理上加大研究力度。比如在地块的选择、亩留苗、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等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并结合当地气候、光照、土壤等要素,制定出合适的万寿菊种植技术,以进一步提高鲜花产量、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针对计划种植上万亩万寿菊,一村民表示,政府应针对当地老百姓的不同需求,积极建立配套设施,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建立起比较健全完善的万寿菊产业化、专业化组织,形成比较完整的万寿菊产业链,以实现万寿菊从田间地头到最终成品的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彻底解决农民未来种植万亩万寿菊后种植、销售、增产增收等一系列后顾之忧,以确保万寿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在云南一些地方,当地种植万寿菊,每年还以花为媒,通过举办“万寿菊花节”及“万寿菊产业发展研讨会”等吸引游客。这样不仅使万寿菊成为很多游客特地赶去拍摄的主题,而且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配套的发展水杂果、或农家乐,在看守花田的同时还带动了乡村游,让田间地头的花海,成了人们赏花、休闲的好去处,探索出了一条高效农业与观光农业、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的新路子。这值得有关方面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