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李昱澎介绍,近年来,棣花镇依托镇域资源,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商于古道景区开发建设进行融合发展,按照“宜居性、接待性和产业功能性”要求,以“一核一环两带三区”建设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先后实施了“两街(宋金街、清风街)、一馆(贾平凹文学馆)、一荷塘(生态荷塘)”、棣花驿站群、棣花秀苑、花海景观、生态河堤、核桃主题公园和民居改造等新型旅游项目,复活了棣花驿站、魁星楼、法性寺等老景观,镇区骨架由原来的2.81平方公里扩大到5.27平方公里。“常年在外的棣花人,回来后都很感慨家乡的变化,很多人打算留在家乡创业致富。”李昱澎说。
精彩纷呈的棣花社火
在棣花镇宣传干部许卫朝的帮助下,记者见到了棣花社区支书雷福朝。这位当了30多年村支书的基层干部,见证了棣花近年来的发展和变迁,同时也对棣花人过年的文化活动和习俗非常了解。“这里过年最值得一说的还是社火表演,远近闻名,也曾获得了多个奖项。”雷福朝说。
按照商洛的年俗,大年初一到初五是相互拜年的时间。初五也称“破日”,过了“破日”就开始闹社火,棣花常常不到初五就开始闹。“社”古时指土地神,社火有祭祀、祝福之意。经过历代传承发展,如今社火已演变成民间传统的春节庆典狂欢活动。每年春节,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乃至上千人。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雷福朝介绍说,棣花社火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以宋金文化和李白、白居易下榻棣花的历史文化为题材,另一部分以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现代文化为题材,第三部分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题材。“棣花社火呈现出很多特点,一是队伍庞大,全社区16个居民小组,一组是一朵,每一组都有很多村民参与,表演人数2000多人。二是内容丰富,社区有3套锣鼓,锣鼓的鼓点是具有陕南特色的三起三落式。三是排列次序到位,前面是牌楼,上面写着诸如‘棣花社火2017’的字样,之后是两条龙开道,一条龙长度20米,最少需30人抬,龙还能喷水,喷到谁就预示着谁来年运气好,也谓风调雨顺之意。后面便是锣鼓、长号、秧歌等,全长1.5公里。”雷福朝说。
据介绍,棣花社火已有300年历史,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提高,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善。“社火表演的很多内容都是与党的政策和地域特色相结合的,比如去年所表现的‘土生土长的贾平凹’,一本大书的角落里站立着一个戴着鸭舌帽、装扮类似于贾平凹的小孩,书的封面是秦腔的字样。”雷福朝说。
往年,棣花社火都是集中在一起表演,队伍庞大,加上观看人数有两三万人,今年为了提高安全性和吸引游客,雷福朝初步的打算是,分散表演,各有主题,或以休闲度假,或以商贸开发,或以观光旅游为主。“未来,要把棣花社火打造成文化旅游景区的产业,做精做细,把春节表演的短暂性转化为在景区表演拉动游客的长期性,使游客身临景区时既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还能感受到锣鼓、秧歌所表现出的热闹气氛。”雷福朝告诉记者。
除了精彩纷呈的棣花社火表演,记者从商于古道文化景区管委会了解到,春节期间,棣花文化旅游景区将有多种文化活动向游客呈现,正月初三、初四在棣花古镇戏楼举办刘家河民俗演出,初五、初六是棣花中街社区民俗演出,初七、初八、初九是县剧团戏曲演出,初十是老男孩乐队演出,十一是商于古道文化景区员工演出,十二、十三是社火民俗演出,一直到正月十五晚,文化活动不断,精彩节目不断,一定会给游客展现出一个不同的棣花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