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引金融活水 润“两山”转化

——镇安县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产品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024-04-19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镇安县全域位于秦岭腹地,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境内生态资源富集,水力资源蕴藏量32.6万千瓦,森林覆盖率68.5%,有4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其中2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经测算,全县生态产品价值达581.04亿元,占全市18.55%。近年来,镇安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升级发展路径,聚焦破解生态产品“抵押难”问题,以企业、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融资需求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产品,在全省率先推出“生态贷”,促进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生态资本转化,走出了一条金融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路。

打通运行脉络 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镇安县建立绿色金融运行服务体系,架起了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理论创新到实践探索的桥梁。

  完善生态资产评估体系。对辖区内所有农户、绿色企业的生态资产进行全面核查,建立农户生态资产经济档案6.47万户、绿色企业生态资产档案32家,逐项分类评估,进行金融赋值。对林地、耕地等生态资源,根据林木种类、密度、产能等情况,以耕地每亩1万—3万元、林地每亩1000—2000元的标准赋值。对鱼塘、经济作物、农业产业等生态产业,根据日常管理、亩产效益、运输条件、种植技能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以每亩1万—3万元赋值。对从事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改良、节能减排等生态保护人员,户均赋值5万—10万元。对经营绿色生态、可再生资源等企业,列入绿色生态企业“白名单”,“一企一策”评估赋值。

  建立生态价值转化平台。在县农商行组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中心,开发“生态贷”绿色金融服务产品,出台《“生态贷”管理办法》,采取最高额流动资金授信模式管理,坚持“随用随贷、合约归还、周转使用、余额控制”的原则,提供单笔贷款最高5000万元的授信额度,期限为1—3年,重点支持绿色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融资。制定《企业生态金融包联服务管理办法》,明确县域6家银行行长包抓32家企业,组建金融服务队9支35人,为企业提供上门融资服务。

  织密绿色金融服务网络。发挥县级农商行基层网络全、金融政策活、服务质量优的优势,采取“银行+”模式,搭建三级绿色金融助推生态价值转化平台。在县一级,由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中心承担企业、农户的评级授信、贷款发放等工作。在镇(街道),推行生态信贷金融顾问制度,聘请金融顾问30人,在县农商行28个基层营业网点设立“生态贷”专营柜组,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在村(社区),每村配备1名“生态贷”专员,依托126个村级惠农金融服务站开办“生态贷”业务,试点建立“栗乡普惠金融e站”,有效延伸服务触角。

聚焦重点领域 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镇安县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种植”“生态+加工”“生态+品牌”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累计为绿色企业、农业产业大户发放生态贷3.56亿元。

  “生态+种植”促进特色农业扩面增效。围绕壮大板栗、核桃、中药材、畜牧养殖四大传统产业和茶叶、蚕桑、食用菌、魔芋四大特色产业规模,为966户农业产业大户发放生态贷1.38亿元,支持经济林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建成60万亩板栗产业带、30万亩核桃产业带、10万亩茶叶产业带,发展中药材10万亩、魔芋5万亩,养鸡100万只、养猪35万头。

  “生态+加工”推动绿色产业延链提质。为19家绿色企业发放生态贷1.99亿元,扶持合曼农业、海源油脂、瑞琪医药、盛华茶叶、永田香菇、华兴魔芋等龙头企业,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建设仓储冷链保鲜库31座,成功研发万家食客甘栗仁、大秦颐品核桃油、栗乡缘雾芽茶、山上老味香菇酱、魔鑫王魔芋爽等一批绿色有机食品。

  “生态+品牌”牵引生态产品溢价增值。为镇安秦绿食品等公司发放生态贷190万元,支持做好农产品品牌和营销网络建设,不断扩大特色生态产品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木耳、核桃等8个产品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镇安板栗”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培育秦岭云电子商务交易中心、京东云仓等电商企业,农副产品线上交易额3.8亿元,镇安县创建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优化工作流程 有效降低成本防控风险

  镇安县简化手续及审批流程,探索建立“财政+金融”风险防控机制,降低金融运行风险,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简化流程保障供给。对生态产品进行评估授信,建立农户信用档案,一般农户最低授信额度为1000元、最高为30万元,全县农户授信总额达到35.4亿元。依据农户生态资产情况,对全县农户实施生态资产增信,提高客户系数10—15个百分点。依据绿色企业客户的资产、负债、收入等要素,在同等标准下提高客户性质系数5—10个百分点。同时,对绿色企业可以抵押的生态资产,聘请第三方评估公司,免费为企业评估生态资产价值。精简申请受理、调查、风评、审批等环节程序,采取协同会签等形式,缩短授信、增信、放贷环节工作时限,审批时间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

  财政支持对冲风险。紧盯财政资金比银行揽储资金使用成本低的特点,县财政出资1200万元存入农商行风险补偿金专户,拉动银行贷款利率下调,减少企业农户的贷款利息支出,从源头上防控风险。设立风险补偿“隐形基金池”,把财政资金存储在银行产生的利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给政府支付利息,一部分进行二次分配,由银行用来投资,赚取的纯利润20%归银行所有,80%作为风险补偿金。金融支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判“生态贷”潜在风险,逐一制定防控措施,早发现、早干预、早防范,最大限度减少风险。

  降利减费助企发展。协调金融机构按照不高于3.9%的利率发放生态贷,鼓励各金融机构向人民银行商洛分行申请再贷款再贴现工具,采取企业与担保公司合作等方式,平均下调50BP—100BP的贷款利率优惠。同时,由金融机构主动承担资金评估费、他项权证登记费等费用,累计为企业减免各类费用30多万元。

提升综合效益 加快富民强县步伐

  镇安县通过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产品,以生态贷联结,形成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农户四方利益共同体,有效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推动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互促共赢。

  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在绿色金融服务产品扶持下,“生态+”多元融合业态蓬勃发展,企业、群众从发展生态产业中获得了更多的“真金白银”。202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1%、8.7%。

  生态效益持续巩固。2023年,全县PM2.5平均浓度值同比下降7.4%,空气优良天数达347天,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投资1.31亿元,完成碧水保卫战项目7个,旬河、唐家河、乾佑河3条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要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社会效益有效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齐抓共管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持续增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绿色循环发展格局加速形成,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镇安县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产品是商洛市探索推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示范带动了全市各县区绿色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和应用。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开发“茶农贷”“木耳贷”“两山贷”等金融服务产品10个,发放信贷资金15.6亿元,有力推动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使绿水青山的“好颜值”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好价值”。

  (市委政策研究室供稿)

  • 相关阅读
  • 全省慈善协会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镇安召开

      本报讯 (记者 李小龙 王江波)4月18日,全省慈善协会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镇安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副省长徐明非出席会议并讲话。省...

    时间:04-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