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孙远飞
附近群众游览茶史馆
村史馆内的老物件
“妈妈,这个是啥?”“这个是原来用的婴儿椅,很多1980年以前出生的人都坐过,以前我们的爸爸妈妈忙于农活时,就会把我们放进这个椅子里面方便照顾。”8月9日,镇安县达仁镇象园村“象园·印象”村史馆里游客王女士与女儿上演了一场关于老物件的交流对话。
村史馆里重拾历史记忆
“象园·印象”一楼的村史馆里人们对老物件的讨论声此起彼伏。“那这个呢?”“这个物件是背架,是农民扛重物用的,我们村捐这个背架的老人今年已经88岁了,当年他用这个背架硬是背起了300斤盐,一遍遍从县城赶回象园村。”“你们看,这是1959年的党员证,距今已有65年的历史了,这是我们村上发展的相册……”看到游客对老物件充满了疑惑,象园村党支部副书记汪晓耐心地为游客答疑解惑。
汪晓介绍,象园村村史馆里面陈列的291件老物件是40位村民自发无偿捐赠的。在建馆前,村“两委”通过在微信群发布信息、入户宣传等方式广泛发动,持续宣传,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参与作用,很多村民积极联系村上捐赠老物件,有的甚至专程从外地赶回来捐赠物品。
木犁、风车、石碾等农耕工具,木匠工具、手摇纺织车等手工业生产工具,篾篓、筛子、油灯、茶壶等生活物品,黑白电视、收音机等老家电,旧时用的粮票、布票、钱币等票证……一件件物品承载着历史,一幅幅图片记录着进程,一处处实景浓缩着记忆……这些被岁月印刻的老物件,为讲好象园村史故事、助力象园村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大家不仅可以看着老物件找寻曾经的记忆,还可以了解我们象园村的村情村史、村规民约……”汪晓缓缓地向大家介绍起村史馆的意义,村史馆的建成不仅为村民打开了一扇了解自身、了解父辈、了解历史的窗,也让优秀的本土文化得以植根、得以发展。
家风馆里传扬优良家风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怎样的改变,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走入“象园·印象”二楼左边的家风馆,象园村党支部书记刘道俭正热情地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象园村家风馆。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了解我们的家风馆,那就离不开我们象园村的‘门面担当’——刘氏家族,提起刘氏家族,那在我们象园村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家风馆内与朋友闲聊的刘大爷就此打开了话匣子。
刘大爷介绍,刘氏先祖是刘累公。据资料记载,民国期间,刘氏家族中刘振文的儿子刘大进了解到当地没有校舍的情况,果断将这一院房子捐给了学校,改造成当时覆盖柴坪、达仁、紫荆等多个地方的重要教育场所,也出了很多很多名人志士。“这张图片就是之前四合院的照片,我小时候都在这里念过书。”刘大爷指着家风馆内的一张老照片若有所思地说道。
优良家教家风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是优秀家文化的结晶。透明的玻璃展柜里放着刘氏族谱,通过族谱可以寻找到刘氏家族扎根象园、生生不息的深刻痕迹。玻璃展柜旁的竹简上篆刻的是刘氏家族的家规家训,思想教化、做人之本全都凝结其中。刘氏一代代人通过对家教家风扬弃、传承、积淀,最终形成了爱家国、敦孝悌、睦邻里、尚勤俭、重师道、言诚信、守清廉、谨德行、遵法纪等10个方面的家风家规。
茶史馆里品茗话发展
“象园茶也是由刘氏家族的刘正民引进并发展壮大的,他秉承公平买卖、诚信经营的原则,把茶叶带出大山、走出象园,可以说刘氏是象园茶的‘拓荒者’。”刘道俭自豪地说起刘氏与象园茶的渊源。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走进二楼右侧的茶史馆,也是象园村的茶产品交流品鉴中心,映入眼帘的便是镇安象园茶的发展史简介,从清朝中前期种下第一株茶苗开始,到拥有了国字号荣誉;从一片嫩芽到成为一个地标性产业……作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象园茶的发展史凝聚许许多多的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拼搏。
茶兴于人,人成于茶。“这是新研发的红茶、这是黑茶、这是绿茶……”刘道俭指着茶史馆的各种茶产品向大家介绍象园村今年新出的茶叶。
据他介绍,茶史馆内成立了象园茶产业人才工作室,聘请国家科技特派团茶叶专家组担任技术顾问,引进本镇21名乡土人才、20名茶企负责人、2名电商能人,不断充实茶产业人才队伍,助力茶产业升级提升;特别设置的茶叶品鉴区作为茶艺观赏、茶叶品鉴的茶室,未来在这里还会开展产品展览、互联网销售等活动,同时茶叶品鉴区也是象园村“茗事民议”村民协商议事室,为村民协商议事提供场地。
从村史馆到家风馆再到茶史馆,整体建筑面积为370多平方米的“象园·印象”将村、人、茶一体展示,它是象园村发展记忆的重要载体,是展示象园茶的对外窗口,也是传承发扬种茶人良好家风的宣传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