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娱乐周刊:你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吗?
彭丹:当然不是啊。我是就不用熬14年了,对吧!我说任何人作秀,装也不能装14年,尤其对女孩子来讲,14年的青春太宝贵了。如果我是想出名的人,就不会选择这条道路。14年来我就干这么一件事,就是演主旋律电影。彭丹没有去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
南都娱乐周刊:所以你的家庭很普通?
彭丹:我爷爷是第一师范学校的校长,我外公是遵义的领导,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给过我压力。我从一个舞蹈演员,到一个影视明星,然后到一个电影导演,再到一个草根委员,我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全靠自己拼的。即使我外公在遵义是领导,但是外公在一个革命老区的地方给我的帮助有多大呢?而且我留学回来的时候我外公已经去世了。
南都娱乐周刊:你拍的第一部主旋律是《开着火车上北京》,你从香港艳星突然杀向内地演主旋律,据说在当时是受到质疑的,可韩三平又非常的力挺你?
彭丹:韩三平是中影集团的老总啊,当时很多导演不敢用我,韩三平为什么会力挺我呢?因为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拍《开着火车上北京》时,是我在香港最火的时候,那是颠覆性的转变,那时候人比现在更保守。但我为什么转型成功呢?因为韩三平能够感受到我的真诚。
南都娱乐周刊:韩三平透过你的现象看到了你的本质?
彭丹:对啊,因为要演的角色是女货车司机,又是劳动模范,去试戏的演员穿得都很保守很朴实,就我穿了个背心、超短裙,一蹦一跳地去了,我十几年前还是个孩子嘛,20来岁,就这样一蹦一跳去了,结果坐下来一谈,韩三平就觉得我是个很真诚的人,不装,他就觉得彭丹是个很有质感的、直率的、坦诚的女孩,也是个很有质感的演员,所以给了我很大信任。
南都娱乐周刊:可你第一部转型之作《开着火车上北京》,反而让你销声匿迹了?
彭丹:如果当时宣传炒作肯定是个很大的新闻啊,当时我在香港还很红,甚至做点花边方面的东西,比如为什么是你拍这个啊?还可以去增加一点联想增加关注度,可是我都没有这么做,连在现场我都不接受媒体采访。
南都娱乐周刊:为什么到了内地之后要低调呢?
彭丹:其实我在香港也低调,也不怎么主动宣传,只是我人太nice,有媒体来访我很少拒绝,他们怎么写,写错了我也不反抗,也许转到了内地,内地记者不认识我吧,而且还是演主旋律,并非市场化的明星。
南都娱乐周刊:你从香港转到内地,有没有关键性的契机事件?
彭丹:当时就是遇上了这个导演,导演给了我这个剧本,我觉的剧本很有意思。
彭丹自述“洗红”路
我1999年转型内地时,还没有“潜规则”这个词吧
很多人认为美女会有很多人帮助,会用美色换取很多机会,但什么陪酒啊,陪吃啊,陪睡啊,这都没有我。其实我一直觉得我不太性感,就像大家觉得我的胸最完美,其实我最爱的是我的腿。我的职业就是拍戏,然后挣钱。所以就算你把我写得不好,或者冤枉我,我也不会去大动干戈,我选择容忍,用时间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