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国好声音》与《2013快乐男声》大打收视战,但中央电视台却默默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一个冯小刚,就把风光尽收。“小刚炮”和央视春晚,这看起来不仅是不搭,更像是死对头的组合却莫名地走在了一起。当“江湖之远”遇上“庙堂之高”,是否会如期产生化学反应?一切都是未知数。
人在江湖“非诚勿扰”
“既然上头费了那么大的周折从体制外请来冯小刚,那肯定是要变化的。而冯小刚也不会拿自己的声誉开玩笑,一定会在春晚中加入一些冯氏的特色。 ”
冯小刚执导央视春晚,表面看起来是郎有情妾有意,可故事背后却是否真的非诚勿扰?从冯小刚就职时发表的那句“我就不感谢领导了,因为我顶着骂名干这件事,领导该感谢我”的玩笑话看,有心人或许能听出其中许多的“弦外之音”。
谁都知道,春晚总导演的职位是个“烫手山芋”。而此次央视打破常规,请来冯小刚执掌春晚大印,背后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的。6月初,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中央电视台调研春节联欢晚会筹备工作时,明确对央视提出要求,春晚是央视主办,但要作为一个国家项目,动员和组织更多更广泛的力量参加进来,要有海纳百川、浩浩荡荡的气派;要改革导演选聘机制,面向全社会邀聘总导演以及各门类节目的导演。
因此,面对上级领导的指示,央视必须要有应对,于是冯小刚的名字就顺应大势地浮出了水面。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冯小刚接到这个“烫手山芋”之后,第一反应是要推,但碍于人情和江湖规矩,“小刚炮”最终也只能迎难而上。
然而,对于诸多看客来说,冯小刚与春晚之间依然存在着两大问题。百事缠身的冯小刚是否能够真心诚意全身心投入春晚之中,这是其一;央视是否愿意彻底放权,交由冯小刚全权操办春晚,这是其二。冯小刚虽然拿过春晚大印,但春晚的执行总导演依然是央视人吕逸涛,而熟悉央视的人都知道,吕逸涛其实就是哈文执掌两届春晚的执行总导演。如此组合之下,冯氏春晚是否只是一场挂着冯小刚之名,却依然行央视风格之实的“夜宴”,则成为众多期待春晚改革人士的心头最大疑问。
电视观察人、剧评家李星文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在江湖,躲不开庙堂召唤。春晚于冯小刚不是一个轻松的课题:进,一个人改变不了一个染缸的颜色。退,又卸不掉总导演的躺抢义务。”但他对冯小刚此次入主春晚依然抱有乐观的情绪,“既然上头费了那么大的周折从体制外请来冯小刚,那肯定是要变化的。而冯小刚也不会拿自己的声誉开玩笑,一定会在春晚中加入一些冯氏的特色。”而从冯小刚就职发布会上对央视领导的一番调侃,也看得出央视此次真的是拿出了“非诚勿扰”的气度。
“甲方乙方”谁说了算
“衡量聪明人和笨人的最大区别就是,聪明人的妥协更睿智一些,笨人只会硬打硬撞。他在这方面肯定是个聪明人。 ”
上世纪早期的春晚,其实审查并不像近年来那么严格。像是马季《宇宙牌香烟》、牛群《巧立名目》和赵本山《牛大叔“提干”》等相声小品,都通过辛辣讽刺的语言反映出了官场民间的种种社会现象,让人至今看来都余味无穷。而冯小刚此次执掌春晚,留给观众最大的期待就是恢复语言类作品针砭时弊、幽默讽刺的艺术特色。因此一场冯小刚与央视作品审查之间“谁是甲方,谁是乙方”的暗战,或将成为本届春晚改革的关键所在。
虽然冯小刚是首次执导央视春晚,但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与央视春晚合作,他曾参与创作过春晚相声小品,包括《点子公司》、《机器人趣话》等著名节目。冯小刚在发布会上也表达了对语言类节目的期望,“我们希望所有语言类创作者把最想表达、最好玩的东西写出来,不要自我阉割、自我审查。”足见他会在语言类节目上投下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