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新闻

红线女曾劝邓小平不要吸烟 与刘德华是忘年交

红线女曾劝邓小平不要吸烟

2013-12-17 16:10:01

  红线女的从艺历程,堪称粤剧创新的缩影。可以说,能看到红线女身影之处,就能看到粤剧革故鼎新的曙光。例如她独创的“红腔”,就是在传统旦角唱腔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京剧、西洋歌剧、话剧等技巧改良而成。红线女还曾尝试对西洋歌剧《蝴蝶夫人》、莎翁名剧等进行本地化创作。近年,除了制作粤剧动画电影外,红线女甚至还想过借鉴流行音乐革新粤剧唱腔。

  心系粤剧带病登台

  “我从来没有想过粤剧需要拯救。粤剧需要改革和继承,但从来就不存在‘拯救’的问题。”

  “我老了,人也不好看,站得也不好看,但是我的心是最好的。得知首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举办,我高兴得泪水蒙湿双眼,我的心声说不完,唯有唱一段《荔枝颂》来表达。”就在11月14日,89岁的红线女还站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的舞台中央,满头银发的她一身红裙,没有拄拐棍,也不用人搀扶,饱含深情地献唱粤曲《荔枝颂》。演唱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而这之前,她已因腰痛,住院了10多天。

  今年春节,红线女还专门到茂名、湛江探班,慰问在当地演出的省粤剧院一团、广州粤剧院的红豆粤剧团、广州粤剧团,群众争看大戏的爆棚场面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来到现场看看就会知道,观众有多么热情!在场的观众成千上万,他们没有戏院就搭棚,没有凳子就自己搬来,或者干脆就直接坐到地上。这说明,观众还是很喜爱我们的,对粤剧有着很深的感情。”

  红线女不但反对“封存”粤剧的做法,对演员固步自封的做法也不能认同。她认为,粤剧演员是要很“费脑筋”的,要常常思考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她鼓励演员们多到基层演出,听取群众意见。

  怀着一颗不负戏迷厚望的心,红线女对粤剧的创新发展一直进行反思。粤剧从成型到今天,就是走一条充满活力的创新之路:为贴近民生,它将“戏棚官话”改为广府白话;为走出国门,它让西洋乐器走进伴奏;为紧跟时代,它把才子佳人的故事搬上银幕……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粤剧舞台演出的不景气,红线女奔走呼号,身体力行,为振兴粤剧不遗余力。尽管粤剧在传承和发展上,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但红线女对粤剧的活力却从未怀疑。对于“拯救粤剧”这种说法,红线女更是不以为然:“我从来没有想过粤剧需要拯救。粤剧需要改革和继承,但从来就不存在‘拯救’的问题。”

  原标题:粤剧大师红线女去世 曾写纸条劝邓小平不要吸烟

  传承粤剧关注青年

  除了对艺术一丝不苟,红线女的品德也被学生铭记,“老师常教我们,要做好人才能做好戏”。

  “粤剧看前辈也看年轻人,责任实质是在年轻人身上!”这是她一直强调的。

  11月26日,由红线女艺术中心主办《粤剧情系我心》广东粤剧学校78届四十周年志庆晚会在中山纪念堂上演,当晚红线女携弟子曹秀琴、郭凤女等同台演绎多首经典名曲。这种师生同台、别开生面的形式也是第一次。有弟子表示:“红老师是我们第一任班主任,我们想让她看到我们的成长。”

  红线女亲自担任这场晚会的艺术总监,并且对晚会策划和节目排练都进行了十分具体的指导,当晚的曲目全都是他们的经典作品,红线女和同学们最后则压轴合唱一首经典《荔枝颂》。正如红线女所说:“40年的艺术积累和情感积淀,早已超出一个班集体聚会的普通意义。”

  演出当晚,国家一级演员、红线女入室弟子郭凤女告诉记者,这场演出是同学们的共同意愿:“我们是在那个特殊年代因粤剧招生而走到一起的,同学之间的情谊非常纯真,现在已经很难找回当时那种纯真了。还有就是,有红线女老师,才有我们这个班。当年是老师去番禺招我来,手把手教我唱戏、练功,才有了今天的我。这场演出,更多是同学们为表达对老师思念与感恩的一次汇报。”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相关阅读
  •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交锋记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情怀,严正驳斥了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宣布中国领导人决不当李鸿章,表明了中国政...

    时间:09-02
  • “邓小平时代”好书榜拔头筹 余华看见落选

      近日,由专家评委、广大网友、新浪读书编辑部共同参评的“新浪中国好书榜2013上半年‘十大好书’”揭晓,《邓小平时代》拔得头筹,《古拉格》、《出梁庄记》、《故国人民有所思》、《公天下...

    时间:07-31
  • 撒切尔夫人送给邓小平银盘 曾在西安半坡展出

      她是英国保守党这块“男人天地”里第一位女领袖;她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曾三次蝉联首相,任期长达11年之久;她曾经坚决不还香港,与邓小平针锋相对……她就是“铁娘子&rd...

    时间:04-09
  • 邓小平对工作“精雕细刻”:从生活细节上关心新兵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除了具备“举重若轻”的恢宏气度外,也拥有“举轻若重”的细致功夫。“精雕细刻”,就是邓小平成功处理具体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1961年10月...

    时间:01-22
  • 哈佛教授着《邓小平时代》 让美国人客观了解中国

      由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所著的《邓小平时代》简体中文版18日在北京、深圳、成都三地联合首发。傅高义在北京会场上表示,自己写作的初衷是让美国人多了解中国。  “中国先生”倾十年之力完成 美国前总统...

    时间:01-18
  • 邓小平曾婉拒八大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邓小平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彭真、王稼祥、谭震林、谭政、黄克诚、李雪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刘澜涛、杨尚昆、胡乔木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邓...

    时间:11-21
  • 解密:江青为何指控邓小平气死主席

      而江青在会上大哭大闹,说毛主席是被邓小平气死的,要求政治局继续批邓并立即作出开除邓小平党籍的决定,姚文元也跟着起哄。江青闹得很厉害,致使会议没法继续讨论议题了。后经大多数政治局同志的抵制,一致认为...

    时间:11-13
  • 律师用邓小平头像及题词发布广告受行政处罚

      一位吴姓律师在自行设计、制作并维护的网站上,使用邓小平同志的头像及题词手迹制作页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为该行为违反中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吴律师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处罚。上...

    时间:10-23
  • 邓小平改变中国

       作者: 叶永烈  出版: 四川人民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并未立即走上发展的轨道,而是深受“两个凡是”为...

    时间:09-13
  • 邓小平之女忆父亲:晚年勉励孙辈靠自己锻炼本事

     爱国者的信仰之歌   拍摄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的想法始于2004年。那一年,共青团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拍摄了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我的父亲邓小平在法国历时5年多艰...

    时间:07-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