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公司债项目储备数量同比下降的投行同样不在少数。调查也显示,公司债项目储备数量同比下降30%~50%的投行所占比例为9.09%,同比下降15%~30%的投行占比为27.27%,降幅在15%以下的投行占比9.09%。
投行债券项目人员
年薪以涨为主
与往年债券项目较少相比,公司债和企业债近年来持续发力,使得各家券商对优秀债券项目人员的争夺愈演愈烈,这为债券项目人员年薪的提升奠定了基础。由证券时报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占比高达63.63%的投行表示,债券项目组成员的年薪同比出现了上涨。其中,年薪升幅在30%~50%、15%~30%和15%以下的投行占比依次为9.09%、18.18%和36.36%(见图10)。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36.36%的投行对债券项目组成员采取了降薪。其中,降薪幅度30%~50%、15%~30%和15%以下的投行占比依次为9.09%、9.09%和18.18%。
记者调查显示,尽管证券公司近年来纷纷加强了债券项目的承揽,但仅有国开证券、宏源证券(16.80,0.04,0.24%)和国信证券等少数券商在债券项目上取得明显效果,大多数券商收效甚微。其中,一些债券项目承揽不见起色的券商不得不对债券项目组成员降薪,因此出现了券商中债券项目人员年薪升降不一的格局,但整体上仍以上浮为主。
投行加速债券业务人员扩张
截至目前,今年以来由证券公司承销的企业债和公司债项目规模分别达到2893亿元和7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和50%。如火如荼的公司债和企业债业务显然已经激起了众多券商对优秀债券业务人员的争夺。
由证券时报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占比高达81.82%的投行表示将扩大债券业务人员的规模,主要用以拓展公司债和企业债项目。其中,拟将债券业务人员规模扩张20%和30%的投行占比均为36.36%,9.09%的投行甚至表示债券业务人员规模将扩张50%以上。业内人士预计,券商对债券业务人员的争夺将愈演愈烈。
融资成本高制约债市发展
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结构中,股强债弱的格局一直饱受诟病。由证券时报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制约公司债和企业债业务发展的众多因素中,72.73%的投行将发行人认为公司债或企业债融资成本高这一因素放在了首位,还有45.45%的投行认为债券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和流动性不足也限制了公司债或企业债业务的发展。
此外,36.36%的投行将原因归结于监管审批流程复杂。而在其他因素中,部分投行还认为企业的偿债能力受限,以及不能在银行间市场交易也会制约公司债或企业债业务的发展。(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