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次的次贷危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跟这个有关。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前主席格林斯潘长期以来反对中央银行干预资产价格。1997年的时候,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泡沫已经很高了,但是格林斯潘在国会听证的时候曾经说,现在的股市是非理性繁荣,但是这不是中央银行该管的。格林斯潘认为,当资产泡沫破裂以后,美联储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救市,但是去打压资本市场、打压房地产价格并不是他的责任。“9·11”以后,美联储给市场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当时美国通货膨胀率并不高,所以中央银行认为没风险,继续注入资金。这些钱进入到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加上次级债和其它一些金融衍生产品,造成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最后导致了危机。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学者开始痛定思痛,考虑宏观管理应不应该把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的价格、股市的价格考虑进去。这个问题现在还在讨论之中,不过有一种趋势是,未来的宏观管理很可能把这些考虑进去,作为一个调控的目标。
汤敏说,到目前为止,这些问题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但是对中国来说,可能等不到这些理论都完善的时候再去做。事实上,很多的经济理论恰好是在实践中做了以后再总结,最终上升为理论的。中国正面临着一个非常紧急、非常危急的时候,因为房地产泡沫已经明显地形成,所以怎么样从自身利益出发,建立一套能够让房地产市场长治久安、平稳发展的机制,就显得格外重要。
现场问答Q&A
问:您觉得该如何制约地方政府卖地的冲动?
答:地方政府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制约的话,房价会越推越高。如果有一个标准,比如说房价上涨的幅度超过5%,地方政府就要负责任。卖地虽然可能多赚钱,但是也可能因此丢了乌纱帽,这样可能就会好些。
问:您觉得该如何解决老百姓买不起房的问题?
答:如果房价涨得比较慢,还比较合理的话,人们工作了一定年限,有了一定的积蓄后,还是有可能买的。如果你没有很高的收入,国家还有廉租房等一系列的方法来解决居民住房难的问题。这些就需要把整个房地产的结构进行完善。
问:您觉得房价在什么位置属于合理区间,有没有指标?
答:什么叫合理区间,这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从国际上比较来说,租售比或者是租金的比等等,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会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偏离太多,就可能证明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存在泡沫。
问:如果打压房地产造成G D P下降,出现这个矛盾怎么办?
答:我们的G D P增长速度是有目标的,比如说8%。但是第一季度增长速度达到了11.9%,远远超出了这个目标。这个时候打压房地产,让G D P的增长速度掉一两个百分点问题并不太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以防止房地产行业出现泡沫为主。如果日后G D P的增长速度跌得非常厉害,比如还剩5%,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现在看不出有这么严重的情况。
问:您怎么理解关于房地产税的问题?
答:税的问题非常重要。中国的房地产出现乱象,特别是地方政府跟房地产商利益如此一致,跟税非常有关。我们现在的地产一次性把70年的税全收了,一个是造成房价一开始就非常高,第二个是这一届政府把70年的税全收了,地都快卖完了以后,下一届政府怎么办。这种模式会造成地方政府在这一届上赶紧卖地,先出政绩再说。物业税或者房地产税,我认为早晚是要出来的。房地产税什么时候推出?现在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但是我们要防止一种倾向,就是不能平白无故加了什么税而不减税。一定要这边加了税,同时告诉我们要减什么税,使总体税负不变。按一般情况来说,通常是发达国家税负高一些,发展中国家稍微低一些,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税负已经相当高了,跟美国、韩国、日本差不多。如果这个时候再去加一笔很大的物业税,还不同时减税的话,就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人们的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