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来,温州中小企业老板欠债“跑路”的消息不断。由融资等问题引发的中小企业倒闭潮已经开始影响整个民间借贷体系的安全。
10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温州调查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并明确提出提高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以及加大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等措施。此后,浙江召开四级政府会议,要求帮扶中小企业脱困。与此同时,包括行业协会和温州本地企业在内的多方力量也开始行动起来,希望以抱团方式解决目前的民间借贷困局。
■困境
超半数小企业靠民间借贷融资
在温州,民间借贷已成为楼市后的首选投资替代品。温州模式一直被作为民间金融的试验田和榜样,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为温州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据此前阿里巴巴集团的《小企业经营与融资困境调研报告》显示,在温州等地,超过50%的小型企业通过民间借贷完成融资,能从银行贷到款的公司只有15%,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贷款基本成为盲区,很难得到银行重视。
央行温州中心支行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市场。而来自温州官方的文件也首次证实,当地民间借贷规模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1/5。泡沫吹大后,风险必然接踵而至。
据里昂证券的民间借贷调研报告,温州民间未偿贷款总量可能高达8000亿元到10000亿元,由于一些本地企业开始破产,估计今年有10%-15%的未偿贷款将会变成坏账,坏账总额最高将达1500亿元。
■求解
1.申请600亿金融稳定再贷款
温州市金融办相关人士表示,9月底,温州市政府向浙江省政府提交《关于要求申请金融稳定再贷款的请示》,由省政府出面,向人民银行申请金融稳定再贷款600亿元,期限1年,专门用于支持温州银行机构增加对困难企业的融资规模,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稳定。
同时,温州政府、银行和企业在国庆长假期发出动员令,纷纷出招,帮助中小企业共度融资难关。农业银行温州分行已积极向上级行争取贷款规模,确保全年新增信用总量150亿元,其中新增贷款100亿元以上。此外,农行还借力小额贷款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多管齐下为中小企业输血。工商银行温州分行有关负责人士也表示,将继续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规模,新增信贷规模将优先倾斜支持小企业。
2.银行承诺不抽资不压贷
随着老板“跑路”、“跳楼”等现象集中爆发,温州各级政府纷纷介入。9月29日,温州市政府出台了多项解决中小企业债务危机问题的措施。这些政策要求银行业机构不抽资、当地政府抽调25个工作组进驻市内各银行,防止银行抽资压贷导致中小企业资金断链。
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还引起了国家决策层的高度重视。10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赴浙江考察中小企业生存状况。他表示,“跑路”和“跳楼”在温州毕竟是极少数。温家宝要求,政府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加强对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的监管和引导,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妥善处理企业之间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
国庆长假期间,包括农行、建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温州分行都表示,将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倾斜,对中小企业不抽资、不压贷,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境。
3.民企抱团组建控股集团
高层的关注为温州中小企业倒闭潮和民间借贷危机带来了曙光。有消息称,轰动一时的“跑路”温州眼镜业巨头——— 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于10月5日回到国内,谈判企业重组事宜。
也有民企开始抱团互助。由瓯海区37家民营企业联合组建而成的瓯联控股集团,日前专门抽调两亿元帮扶资金,专项用于帮助股东企业解除银行还贷周转的困难,并为其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困难提供援助;而集团下属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也坚持最低的担保费率不变。目前,已有一家因受出走企业影响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股东企业,已得到帮扶资金的援助,解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