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易所主要指数、上海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都在显著提高,上海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领域在不拓宽,同时上海张江高科[0.76% 资金 研报]技园区作为我国新三板前期试点之一,也将推动上海资本体系建设,推动区域市场和全国市场合作对接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再一个方面,上海也是积极推动银行监事长发展,推动金融市场改革和创新。银行间市场发债的主体日益多元化,支持多种类型的中外资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次级债、普通金融债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夯实了金融机构的资本基础,拓宽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提高了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更多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非公开定向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丰富了非金融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善了非金融企业负债的结构,优化了社会整体的融资结构。
同时也丰富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类型,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这个市场,开展了同业拆借业务,活跃了货币市场交易,提高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为更好的发挥基准作用打下了基础,推动各类金融机构法人和非法人集合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丰富了债券投资者类型,提高了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规模还在逐步扩大,最早是2009年7月份开始试点,特别是在上海,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进展是顺利的,结算规模显著扩大,人民币跨境流动性机制运行顺畅,人民币在境外接受程度不断提高,这个也会有利的支持对外贸易投资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上海在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方面势头是良好的,刚才也提到上海是首批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地区,业务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依托其优越的金融市场环境,上海积极开展业务创新试点。去年12月,上海又试点了人民币资金池境外放款业务,是目前全国也是唯一试点该项业务的城市。
第四个方面的进展,探索外汇资金跨境流动便利的方式,提供投资的便利化,积极推进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积极推动上海外汇管理改革的方面做了一些先行先试,2010年,推出了符合条件的上海综合保税区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的试点,2012年,推出了上海的中外跨国公司开展资金运作便利化试点,这些改革试点提高了入住上海的跨国公司资金运作的便利化程度,增加了上海对机构资金的吸引力。
第五个,相关机构特别是总部更多的设在上海,也是刚才杨雄市长专门谈到的。目前大家知道已经有股票市场、期货市场、银行间市场、衍生品市场相继都设在了上海,此外,还有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银联总部、上海清算所、征信中心、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央行的清算中心都设在上海。人民银行是在2005年设立了上海总部,其目的之一也是发挥贴近市场的优势,提高对金融市场服务的效率,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其他金融机构也有很多现在在上海设立机构和设立总部,去年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也在上海正式开始运作。
同时我们也支持了一些国外机构,包括挪威的央行、韩国的央行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为增进双边合作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境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机构也在投资我国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
下面我想谈一下上海市有条件也有潜力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尽管说这个还需要我们作出很多的努力,还要花一定的时间,但是要看到这些有利的条件。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转型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明显加快发展,整体实力会稳步提高,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