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型经济体,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国内的储蓄率比较高,当然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我们也不希望太高,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在GDP中储蓄率我们将近一半,这是什么概念呢?中国的GDP是50万亿人民币出头,也就是说各种储蓄类别的资金是25万亿左右,当然这里头包括了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和居民储蓄。这些储蓄目前的主渠道主要是传统的商业银行渠道,但是中国有明确的方针政策是强调发展资本市场、强调发展直接融资,而且各项政策都在不断的出台,朝这个方向去努力。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在资本市场上体现的投资的金额将是非常巨大的,在世界上将会是非常瞩目的。
总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国际经验来看,如果投资者众多,投资的资金数量非常大,有大量的资金在寻找各种投资的机会,这一条将是形成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也就是说金融市场会在这些寻找投资的资源配置中发挥明显的作用,上海从这个角度来看潜力会更大、动力会更强。特别是我们也看到中国的国内储蓄率的初始形式都是人民币,因此人民币的跨境使用的进展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也都会给上海国际金融建设提供新的重要的动力。
第三,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显示,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格局还是需要在发展中不断产生调整,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在全球经济金融中的活力进一步增强、话语权进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越来越看好中国的经济金融的发展,这些变化也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经过大家多年的努力,上海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目前也在持续提高,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势头是十分良好的。
下面我想谈一下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建设的若干想法。
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加快上海国际金融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也是打造上海和全国经济升级版的需要,需要升级,也是优化我国生产力重大布局、促进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需要。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将继续按照国务院有关精神,继续积极大力支持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一项,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推动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结算的中心。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大家顺应市场的需求,积极实施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序推进跨境投资人民币结算,稳步开展境外项目的人民币贷款业务,加强和深化各种双边、多边的货币合作,目前人民币跨境使用已初具规模,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是一个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所采取的策略是低调务实、有效推动、尊重市场、顺应需求、循序渐进、风险可控。
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发展对未来五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也给出了重大机遇,在人民币实现跨境和国际层面更广泛使用过程中,我们将按照十二五规划的部署,积极推动上海逐步成为全球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结算的中心。一方面是夸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主要是支持跨境交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的逐步提高,支持外资跨国公司开展跨境人民币管理业务,推动人民币进入跨国企业的资产组合,启动跨境人民币贸易再融资市场,推进人民币贸易融资规模的增长。
另外,支持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的双向开放,这里特别强调是双向,积极研究准备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的试点,和合格私募人民币基金境外证券投资的业务。
再有一个,支持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前正在上海建设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对于支持人民币跨境使用、完善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防范和化解人民币跨境支付的风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