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秘境待客来 西藏旅游如何唱响“冰与雪之歌”?

2022-02-22 17:02: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拉萨2月22日电 (记者 冉文娟)亘古冰川、皑皑雪山、澄澈冰湖……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塑造了西藏自治区冰雪丰盈的生态环境,也馈赠了众多秘境奇观。当冰雪旅游随冬奥会持续走热,西藏该如何唱响这首“冰与雪之歌”?

  冰雪秘境期待更多“冰雪奇缘”

  西藏的冰雪资源富集程度国内少有能比肩者。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等造就了众多雪山奇景,西藏冰川面积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8%。可以说,冰雪元素是西藏旅游的天然底色。

  “西藏丰富的冰川资源,以及由冰川、降雪和其他自然、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美丽画卷是发展冰雪旅游的独特优势。”西藏自治区综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刚接受中新社采访时称,目前西藏冰雪旅游主要以基于冰川资源的观光型为主,兼具探险游、体验游成分。

  西藏不乏冰雪秘境,但真正抵达这些“诗与远方”的游客尚在少数。陈刚表示,受制于高海拔导致的缺氧,许多游客空有愿望却不敢踏足高原。冬季寒冷气候导致的交通不便也使得游客多集中在夏季。

  此外,他表示,西藏冰雪旅游基础还较为薄弱,尚缺乏准确清晰的市场定位。在单纯的冰雪观光探险之外,竞技类项目、游乐项目和演艺项目多处于空白,开展旅游产品创新的人才团队也很匮乏。

  深挖冰雪文化内涵

  中国冰雪旅游当前已迎来黄金发展周期。机遇面前,西藏如何盘活冰雪资源,吸引更多游客?

  事实上,西藏一直致力于推动冰雪秘境“出圈”。西藏多年持续推出“冬游西藏”优惠政策,2021年即以“冰雪秘境·暖冬康养”为主题重点推出了冰雪、温泉、藏医药浴等冬季旅游产品。各地政府也积极推动冰雪经济,例如林芝波密县主打“冰川之乡”,那曲比如县积极推介萨普冰川观光。

  在单一的观光之外,专家认为还需深挖文化内涵,将冰雪运动、民族风情等融入西藏冰雪旅游中。

  陈刚建议,要提升冰川游的内涵和体验,可视情开展冰川生态的科普探险游,叠加星空观测、生物辨识观赏、乡风民俗体验等。也可探索在适宜区域发展适宜的竞技类、体验类冰雪运动,形成冰雪运动初学者练习场、爱好者训练场、高水平竞技场的良好产业生态。此外,也要积极探索将民族体育项目、休闲娱乐项目和冰雪景观、冰雪演艺有机结合,培育影响力。

  “需着重强调的是,冰雪旅游相对小众,多产业融合提升旅游体验,带动家庭游、亲子游,才是健康的产业形态。”陈刚说。

  旅游、环保需“两翼齐飞”

  在持续的重视和推动下,西藏的冰雪旅游取得了不错的回馈。日前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中,西藏羊八井“雪域高原泡藏药温泉”入选2022年冰雪经典创新项目,“米堆冰川探险”入选2022年冰雪时尚创新项目。

  当在漫天飞雪里泡温泉、幽蓝冰川中探秘被列入更多游客的赴藏“心愿清单”,西藏在推动冰雪旅游的同时亦要高度重视生态保护。

  以冰川为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其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冰川之乡”波密在开发相应景区时,就对环保内容进行了科学规划,冰川景点、景区严禁大搞建设,在冰川附近仅允许建设徒步道、拍摄点、介绍牌等,把人类活动对冰川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生态保护方面,旅游项目需认真执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水土保持监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好常态化监督、专业化监督和社会化监督。”陈刚说,只有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西藏冰雪旅游才能持续发展,前景可期。(完)

  • 相关阅读
  • 中经能源产业景气指数发布:保供稳价显效 能源行业平稳

      中经行业发展研究课题组  《中经能源产业景气指数(2021年)报告》今日发布。  中经能源产业景气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四季度中经能源产业景气指数为103.5,受上年同期基数逐季提升、下半年能源供需缺口加大以及...

    时间:02-23
  • 2021年总成交超257万亿元 A股新增投资热情高涨

      2021年总成交超257万亿元——   A股新增投资热情高涨  本报记者 马春阳  中国结算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A股市场全年新增投资者1963.36万,同比增长8.9%。从整体看,去年A股投资者持续入场,总数不断向...

    时间:02-23
  • 立足“四个维度” 厘清“两组关系” 北交所持续释放改革效应

      立足“四个维度”,厘清“两组关系”——   北交所持续释放改革效应  本报记者 祝惠春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揭牌开市,截至目前已满3个月。记者日前获悉,截至2022年1月底,北交所上市公司...

    时间:02-23
  • 量身定制冬奥服务,保驾护航体育发展 体育保险走向更大舞台

      量身定制冬奥服务,保驾护航体育发展——   体育保险走向更大舞台  本报记者 于 泳  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经落下帷幕,冬奥会顺利举办离不开组织者、建设者、志愿者们的付出,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保驾护航。近...

    时间:02-23
  • 综保区不达标将实施退出

      本报记者 顾 阳  “2021年,全国综合保税区以不到十万分之五的国土面积,实现全国七分之一强的外贸进出口值,全年实现进出口值5.9万亿元。”在海关总署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

    时间:02-23
  • 中国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合作“疫”中攀新高

      中国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中德经贸合作“疫”中攀新高  本报驻柏林记者 陈希蒙  在去年如此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之下,中德贸易额再创新高,主要得益于三个原因:一是两国领导人的...

    时间:02-23
  • 产经观察:为制造强国建设插上数字化“翅膀”

      为制造强国建设插上数字化“翅膀”(产经观察·推动结构政策落地见效③)   本报记者 王 政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3日 第 18 版)  当前,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网络化...

    时间:02-23
  • 2021年全国茶叶内销总量突破230万吨 内销总额达3000亿元

      2021年全国茶叶内销总量突破230万吨,内销总额达3000亿元   推动茶产品消费提质扩容(消费视窗)  齐志明 冯松毅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3日 第 19 版)  核心阅读  充足、优质的茶叶供给,持续为消...

    时间:02-23
  • 积极财政政策适当靠前发力 减税降费今年力度更大

      积极财政政策适当靠前发力   减税降费今年力度更大(权威发布)  本报记者 王 观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3日 第 02 版)  “2022年积极财政政策要适当靠前发力,用好政策工具箱,打足提前量,早出台政...

    时间:02-23
  • 2021年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

      2021年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   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3日 第 10 版)  本报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李心萍)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2021年机械工业经...

    时间:02-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