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花钱要见成效:中国财长解释积极财政政策内涵

2022-02-22 17:27: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提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22日解释了其中的内涵。他再三强调,花钱(财政资金)要见成效。

  当天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刘昆说,提升效能就是统筹财政资源,强化预算编制、审核、支出和绩效管理,推进绩效结果和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加强与货币政策等协调,确保宏观政策稳健有效。注重精准就是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小微企业纾困、科技创新,实施新的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政府过紧日子,同时加强对基本民生、重点领域、地方特别是基层的财力保障。增强可持续性就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好高骛远、吊高胃口;适当确定赤字率,科学安排债务规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1月份,中国陆续公布减税降费政策。刘昆表示,今年要用好政策工具箱,早出台政策、早落地见效。

  ——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在去年1.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基础上,今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市场主体会有更多获得感。

  ——保持适当支出强度,重点支持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重大战略、现代农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提高支出精准度,不撒“胡椒面”。

  ——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去年底已提前下达1.46万亿元,1月份完成发行4844亿元,全部用于交通、市政、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今年各地开工了很多新项目,其中相当多的项目利用了专项债券资金。

  ——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将大幅增加,继续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坚持过紧日子。中央财政带头,继续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地方财政也要从严从紧。

  ——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和改进地方财经秩序,让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刘昆强调,中央本级支出已连续两年负增长,今年将进一步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拉紧钱袋子,把能省的钱省下来。严控会议、差旅、培训、论坛等支出,严禁新建扩建政府楼堂馆所,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让有限的钱花出最好的效果。(完)

  • 相关阅读
  • 中经能源产业景气指数发布:保供稳价显效 能源行业平稳

      中经行业发展研究课题组  《中经能源产业景气指数(2021年)报告》今日发布。  中经能源产业景气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四季度中经能源产业景气指数为103.5,受上年同期基数逐季提升、下半年能源供需缺口加大以及...

    时间:02-23
  • 2021年总成交超257万亿元 A股新增投资热情高涨

      2021年总成交超257万亿元——   A股新增投资热情高涨  本报记者 马春阳  中国结算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A股市场全年新增投资者1963.36万,同比增长8.9%。从整体看,去年A股投资者持续入场,总数不断向...

    时间:02-23
  • 立足“四个维度” 厘清“两组关系” 北交所持续释放改革效应

      立足“四个维度”,厘清“两组关系”——   北交所持续释放改革效应  本报记者 祝惠春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揭牌开市,截至目前已满3个月。记者日前获悉,截至2022年1月底,北交所上市公司...

    时间:02-23
  • 量身定制冬奥服务,保驾护航体育发展 体育保险走向更大舞台

      量身定制冬奥服务,保驾护航体育发展——   体育保险走向更大舞台  本报记者 于 泳  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经落下帷幕,冬奥会顺利举办离不开组织者、建设者、志愿者们的付出,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保驾护航。近...

    时间:02-23
  • 人工智能领域新应用 “深度合成”技术将规范发展

      本报记者 李芃达  2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凭借最后一跳的出色发挥逆转夺冠,AI合成主播“小聪”用手语解说了这个激动人心的夺冠时刻。作为全球首个手语AI合成主播,“...

    时间:02-23
  • 综保区不达标将实施退出

      本报记者 顾 阳  “2021年,全国综合保税区以不到十万分之五的国土面积,实现全国七分之一强的外贸进出口值,全年实现进出口值5.9万亿元。”在海关总署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

    时间:02-23
  • 中国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合作“疫”中攀新高

      中国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中德经贸合作“疫”中攀新高  本报驻柏林记者 陈希蒙  在去年如此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之下,中德贸易额再创新高,主要得益于三个原因:一是两国领导人的...

    时间:02-23
  • 产经观察:为制造强国建设插上数字化“翅膀”

      为制造强国建设插上数字化“翅膀”(产经观察·推动结构政策落地见效③)   本报记者 王 政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3日 第 18 版)  当前,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网络化...

    时间:02-23
  • 2021年全国茶叶内销总量突破230万吨 内销总额达3000亿元

      2021年全国茶叶内销总量突破230万吨,内销总额达3000亿元   推动茶产品消费提质扩容(消费视窗)  齐志明 冯松毅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3日 第 19 版)  核心阅读  充足、优质的茶叶供给,持续为消...

    时间:02-23
  • 积极财政政策适当靠前发力 减税降费今年力度更大

      积极财政政策适当靠前发力   减税降费今年力度更大(权威发布)  本报记者 王 观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23日 第 02 版)  “2022年积极财政政策要适当靠前发力,用好政策工具箱,打足提前量,早出台政...

    时间:02-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