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本想在乌里雅苏台(注:乌里雅苏台,位于今天蒙古国扎布罕省境内。康熙帝三次亲征西北,有效地控制了漠北蒙古后,于1733年设置将军府,就驻防于乌里雅苏台,统辖喀尔喀四部和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二区。辖境相当于今天蒙古全境。乌里雅苏台城是清代漠北高原三大军事重镇之一。)那儿开辟三个省。这可是中国的大问题。外蒙古和内蒙古不一样啊,外蒙古虽然人口少,但面积大,历史上就总和中原王朝若即若离,不十分紧密,辛亥革命后,离的苗头越来越明显。对这么特殊的地方,我父亲当然要争了。
回顾这一段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意义。假如直系不谋夺王占元地盘,而东北军之征蒙事遂,彼时将库伦收回,安有今日之外蒙伪共和国乎!同时我父亲眼光已向外注视,(那个时候奉天省库存约有三四千万,此乃奉天省长王岷源理财之功绩也),甚想经营外蒙,如此志愿实现,当然不可能再参预内乱。后之研究民国史者,请勿忽略此件大事也!
可见张作霖对张学良影响之大之深。
“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
在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从出发点和根本立场上看,张氏父子如出一辙。尽管学术界有一种声音,指斥张作霖卖国,在张学良心目中,他更敬佩他父亲,他坦然自己“没有他父亲的能耐。”
张氏父子均曾身居国家要位,碰到的问题基本包括了国家主权的全部内容。不仅如此,张氏父子执政的年代与今天不同,当时的国家主权原则和国家利益并没有获得国际社会的真正认同和尊重,甚至经常遭到日俄两国和其他列强的蔑视、凌辱和剥夺。这样,在维护国家主权的路上必然充满荆棘,甚至是凶险。我们评价这样的人物,宜以大仁论其政,以大义评其战,以大节观其人,以远见察其时局之主张。不可忽略敌强我弱之背景,不可淡忘维护主权之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