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家居  »  房产  »  房产资讯

不能放任“灰色房贷”搅乱调控大局

不能放任“灰色房贷”搅乱调控大局

2013-07-26 10:53:47

  据6月17日《经济参考报》报道,一些中介机构和银行达成默契,通过担保公司担保,以“装修贷款”等方式,变相取得银行贷款,然后通过第三方过账后转为房贷,从而规避国家有关房贷政策的限制。据悉,这种由担保公司出面向银行申请消费贷款,然后转贷给购房人的所谓“过桥”贷款现象,在不少施行住房限购限贷政策的城市都很普遍。

  这种以消费信贷的名义,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购房人变相获得房贷,这种做法被业界称为“灰色房贷”,因为这种贷款名义和实质背离,属于“挂羊头卖狗肉”,目的是规避国家有关二套房贷首付比例限制。这种做法本质上是“打擦边球”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国家有关部门调控房价一揽子政策的实施。

  如果说一些中介机构“打擦边球”是商人谋利本性使然的话,那么,一些与中介机构达成默契、变相提供房贷的金融机构就属于故意违规了。因为所谓消费信贷,顾名思义是银行向个人客户发放的有指定消费用途的消费性个人贷款,并不包含房贷。央行和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然而,不少购房者与装修公司、中介机构等相互配合,加之个别银行审批不严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通过“消费贷款”方式流入购房人手中的银行信贷,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灰色地带”。

  “灰色房贷”与国家楼市调控政策相悖,与监管部门的规定不符,从长期角度考量,存在巨大风险,因此绝不能对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放任自流。根本的措施是加强监管,有关部门应该明确银行在遏制“灰色房贷”中的责任,明确要求银行加大对贷款流向的跟踪力度。监管部门也要创新方式,通过突击检查和暗访等形式,对违规贷款进行处罚。同时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管理和整治,将违规的担保机构逐出市场。对于制度方面的漏洞要尽快进行完善。(工人日报)

  • 相关阅读
  • 取消贷款7折利率下限不等于个人房贷利率优惠

      新闻背景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央行称,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同时对农村信用社贷...

    时间:07-26
  • 淡季楼市如何逆市冲量?

      每年的7月都是楼市销售的淡季,今年同样如此。有业内人士预测7月以后乃至整个下半年的楼市将很有可能在如履薄冰中艰难度过。但持积极观点的业内人士表示,开发商们不会坐视危机的来临,他们总会在困境中另辟蹊径...

    时间:07-26
  • 张跃豪赌空中楼阁

      尽管总是以绿色减排的理由劝告其他企业家不要购买私人飞机,但这并不妨碍张跃乘坐着自己的白色直升机降落在长沙郊区的一片泥巴地上。如同曾经高喊一辈子只做非电空调的他,如今却以最吸引眼球的方式,豪赌他的钢...

    时间:07-25
  • 陕西重点打造沿渭河优美小城镇 八镇已通过规划

      生态湖泊、绿色产业、景色怡人,今年我省将重点建设沿渭河流域小城镇,将它们变成一个个景色优美的宜居生态小城。昨天记者从省住建厅了解到,8个沿渭河小城镇的规划已经制定。8个沿渭河小镇为新列入省级重点示范...

    时间:07-25
  • 保障房弃购频发地方只顾数量忽视质量成根源

      保障房的完工应该重新定义:房子封顶不算完工,配套做好了、入住提高了、百姓住上了,才算真正完工。  深圳今年首批安居房项目推出后,一些申购家庭弃购了。地理位置不佳、公共服务配套欠缺,是购房者放弃的主...

    时间:07-25
  • “钱荒”令中小房企面临再融资风险

      虽然地产界人士纷纷表示“钱荒”效应早已削减,但有调查显示,其引发的市场流动性的担忧或仍将持续。而其对中小房企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不久前,华远地产(华远九都汇)董事长任志强放言,“钱荒...

    时间:07-25
  • 高楼扎堆凉风进城难 武汉憋成“火烧岛”

      炎炎夏日里,若有一阵凉风拂面,会让在酷热中煎熬的人们感到惬意。然而,随着远城区房地产建设步伐的加快,武汉5年前规划的6条城市风道,正面临着建筑物的层层阻挡。由于郊外凉风进城难等多种因素,江城热岛效应...

    时间:07-25
  • 西部蓝皮书:西部房地产过度投资

      7月2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3)》称,2012年西部部分地区出现房地产过度投资现象,这已成为西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该报告由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与...

    时间:07-25
  • 数百网店兜售公积金套现业务 要价狠声称查得严

      广州一城管为了从自己的公积金账户里取钱,轻信“中介”协助做假证件,最终取不出来,还被判了刑,引发人们对公积金提取的关注。  记者调查发现,非法套取公积金的地下产业链隐匿网络,甚至打着&ldq...

    时间:07-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