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全兴回到家中后,基本仍然处于瘫痪状态,需要人专门照顾。“请这样一个护工,一个月工资起码得2000块,金全兴自己还要吃饭。”何中跃说,后来社区干脆想了一个办法,将金全兴送到带有基本医疗的敬老院。
当时,金全兴一个月退休工资在1500元左右,也有医保。而当地敬老院的最低费用也要1700元一个月。为此,何中跃找到敬老院的院长,商量着“通融一下”,又将他的房子出租掉,每个月680元租金作为老人的零花钱。
何中跃说,自从签订协议后,社区安排专人给金全兴的每一笔开销都做了账,“每一笔钱都有据可查。”直到现在,社区借的那笔4万的债也还没还上。
而对老人去世之后房子的安排,社区也有了考虑。“今后金全兴万一再生病,肯定还是尽全力看病。之后看房子卖掉还有没有剩余的钱,有剩余,就建立一个以金全兴名字命名的基金,用于扶助小区内的困难群体。”
何中跃说,他将这个想法告诉金全兴后,金全兴很是开心,连连说好。社区称这是个案
不可复制
知道金全兴以房养老的事情后,小区有好几位居民找到何中跃,也想这样做,但是被何中跃一一回绝了。“我们这个事情,是个案,不可复制!”
何中跃说,起初,他最担心的一件事是亏了怎么办?层层汇报申请后,才下定决心。他说,为了做好金全兴“以房养老”这件事,社区几乎是动员了能动员的资源。在签协议前,何中跃专门向街道的领导做了汇报,领导向他表了态:既然接了这事,就要做好,帮孤老养老送终也是政府的责任,万一资金断了,由街道解决。
有街道在后面“撑腰”,何中跃吃了定心丸。不过,整个社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算是完成了这件事。“这件事,我们社区只能做一次。”何中跃说。
针对眼下正准备开展的以房养老,何中跃也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谈了体会。这位基层工作人员说,在目前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中,传统的观念还是很强,自己的房子总归是想留给自己的子女。因此,有子女的老人,可能大多数人不会选择以房养老,以房养老的人群可能主要还是集中于无子女的孤寡老人。
何中跃还认为,以房养老的举办方,应该是有着经济支撑的后盾,否则也可能会走入死胡同,“举办的机构要有经济实力,才能承担启动后一段时期内钱不够的风险,今后参与的人多了,情况可能会好些。”其次,“以房养老”还应该是公益性质,而不是“为了赚钱”。“很多人觉得我房子交给你了,你可能会为了赚钱,不会好好照看我,由此产生不信任感。”何中跃说,比如说,在公益性质的情况下,多出来的钱可以用于社会慈善、救助等公益事业,这对愿意以房养老的人也有一个交代,“他们会觉得身故后的房子,还能给这个社会带来好处,而不是进了私人腰包,他们的积极性会高些。”
“以房养老”将被推广
但前期“不乐观”
昨天,记者在敬老院一间房间内见到了金全兴老人。他气色看上去不错。他说,2011年5月份住进来的时候,还需要坐轮椅,后来病情慢慢恢复,如今已经可以自己走路了,每天起床后还在院子里跑步锻炼身体,有时候和其他老人一起打打牌、下下象棋。在生活方面也基本都能自理。
“我现在一点后顾之忧都没有了。”金全兴说这话时脸上笑嘻嘻的,看上去神情很是满意。
常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杨铁告诉记者,金全兴“以房养老”是一个“非典型性样本”,到目前在常州尚未发现其他地方存在这种以房养老的方式。他同样认为,金全兴的情况不可复制,也难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