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个家居市场的可出租面积,根据物业结构合理程度,可利用2/3到4/5。其他1/5甚至1/3的面积是无法产生收益的商场公共空间,包括走道预留、挑空中庭、楼层死角、消防通道、办公区域等等。
这也就是说,欧亚达滨江店从“房东”浙江中南建设租赁来的12万平方米,实用可租赁面积不超过10万平方米。而把9000多万的年租金分摊到每 个商铺,欧亚达滨江店每一楼层的租金成本均价高达90-100元/平方米,这还不包括商场每年营销费用、商场管理以及人员等其他开支。
“依照这个租金水平,再加上优惠政策,欧亚达滨江店目前的经营,必然面临很大亏损。”
亏损撤店
快速扩张战略的“代价”
全国开店!打开的是潘多拉的魔盒。
2008年伊始,快速跳出区域市场,站在全国战略的高度快速扩张,成了红星美凯龙、欧亚达家居、居然之家、月星家居、好百年家居等一批家居连锁 流通企业之间,比拼实力与能力的一场百米竞赛。多家领军企业的全国100店,200店计划声势浩大,拉动着整个中国家居产业规模进入“大跃进”时代。
这个过程中,暗自角力博弈的各方,也选择了不同的扩张道路。其中,以租赁制做“二房东”的方式,展开开店竞赛,抢占新城要地,成了不少企业快速扩张、屡试不爽的“利器”,这其中,也包括武汉欧亚达家居。
然后,2011年开始席卷整个家居连锁业的市场倒闭潮,同样证明了以租赁方式开卖场,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当家居卖场数量严重过剩,家居产 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整个行业进入消费疲软期,商铺收益不稳定性增强之时,租赁制卖场每年高昂的租金成本,反过来成了步步紧逼连锁家居企业资金咽喉的一把 “利刃”。
“接下来的日子,租赁式家居卖场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外来电商冲击,同质活动频繁,竞争对手众多,消费趋于理性的杭州市场,众多租赁式卖场的生存之路,将进入在“刀尖舞蹈”的时代。
本报记者将持续追踪“欧亚达滨江店撤场”后续进展,并就消费者在该商场购买产品的质量售后保障问题处理,监督关注。就在记者截稿前夕,有消息传 来,浙江中南建设与武汉欧亚达家居已重回谈判桌,浙江中南建设有可能全盘收回经营权自主经营商场。“如果真是这样,对商户和消费者都是一个利好,只是换了 个‘房东’,有利于商场平稳过渡。”葛先生说。(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