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家居  »  家居  »  家居卖场

近半蚕丝被不合格 "兑水"后利润能翻三四倍

蚕丝被"兑水"后利润能翻三四倍

2013-08-01 09:28:12

  现象

  检验口太短 难辨蚕丝真伪

  纵观市场,所谓的含有100%桑蚕丝的被子少则几百,多则三四千元。既然制造方不愿注明丝棉类别,消费者为求安心,在选购时只能通过被子一角的开口处查验真假。遗憾的是经市消协查验,确实有标称填充100%蚕丝,结果仅仅在被子开口处有少量蚕丝,其它地方均是聚酯纤维或粘纤的被子。

  事实上这类造假手法在业内看来也属拙劣,可为什么企业却屡试不爽,此前从未被揭发过?做蚕丝被加工已有十余年经验的年先生告诉记者,答案其实很简单,就在于任凭谁从开口处看,即便再仔细也看不出被芯里面的端倪。

  确实如此,记者走访近17个知名家纺品牌发现,他们的蚕丝被开口长度最长不过13厘米,最短的则仅有八九厘米,加上丝棉与面料间的黏合,即使再往里拽,也只能看见开口处的填充物。

  业内回应

  欠缺行规 企业耍鸡贼

  至于里面是不是掺假,仅凭运气。年先生表示:“因为即使消费者回家自行拆解,发现填充物与标识不符,卖方也不会认可。对于生产者而言,他们只认国家相关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可试问,又有几个消费者会为一床被子跑去做检测!”

  据悉,企业之所以敢掺假同时又有恃无恐,除了上述因素外,和行业规范的缺失也密不可分。

  迄今为止,我国对于蚕丝被是不是必须留口,开口大小应为多少,以及质保期限等,全凭企业自觉,并没有相关强制性规定。现象

  蚕丝被“疗效”多

  美容之余还能安眠

  在华堂、庄胜崇光等卖场逛过蚕丝被销售区的消费者都知道,无论是夏被还是春秋被,其折后价至少也要1200元,最贵的则要四五千元,堪称棉被中的奢侈品。

  众所周知,蚕丝被质地轻柔,触感丝滑,但仅凭这两点就让消费者甘愿花上几千块钱,还是有几分风险。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做试探,发现销售员在说服记者购买时通常都会强调,其商品有美容抗皱、防紫外线、防静电、抗菌防螨、亲肤防过敏等功能。

  更有甚者,几乎把蚕丝被说成了保健良药,声称盖这样的被子不仅可以缓解疲劳,还能安神助眠。

  “听起来贵,但你盖个五六年,平均到天数上,真的很实惠!”一些消费者在听到销售员这番话也就信以为真,乖乖买单了。

  专家回应

  消费者需谨慎

  靠“被”保健不靠谱

  对此,从事蚕丝被研究工作近十年的傅磊表示,蚕丝是一种天然的蛋白纤维,并且富含多种氨基酸,又属于弱酸性物质,因此对过敏性肌肤、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肯定是无害的,同时也可以抗静电。

  但对于蚕丝被有美容、抗皱功效一说,傅磊表示,氨基酸、胶原蛋白等物质确实是肌肤的营养品,但盖蚕丝被是否可以将这些有益物质合理吸收,还有待论证。

  至于“安神助眠”一说,傅磊则表示,这是无稽之谈。

  另外,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朱晓红表示,对于上述功能,卖方必须提供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测报告、数据,消费者才可相信。

  揭秘

  造假屡禁不止

  暴利是最大诱因

  梳理近年来有关蚕丝被的报道,几乎每年都有企业因填充物掺假,或将短丝棉当长丝棉用而被曝光,可漏网之鱼仍我行我素,行业环境也并未得到根本改善。究其根源,业内坦言,暴利才是造假的最大诱因。

  • 相关阅读
  • 北京市蚕丝被测试样品近半数不达标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期对北京市场上销售的部分蚕丝被商品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40个测试样品有19个质量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占总样品数的47.5%。其中网络购物平台购买的7个样品中4个样品存在质量问题。比较试验...

    时间:06-07
  • 蚕丝被还是"掺丝被"?被子味道大越睡越薄

      据《青年报》报道,原价千元的100%的桑蚕丝被,折后价居然只要花六七百元就能买到。最近,市民吴女士就向本报热线反映,之前一时贪图便宜购买的蚕丝被,现在越睡越薄,且仍旧有股味道。记者注意到,随着天气转凉...

    时间:10-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